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娱乐八卦 >

《瞬息全宇宙》赢了,奥斯卡风向变了?

2023-06-15 05:23 来源:杨园三居 浏览:

play stop

mute max volume

 

 

repeat

 

《瞬息全宇宙》赢了,奥斯卡风向变了?

《瞬息全宇宙》赢了,奥斯卡风向变了?

《瞬息全宇宙》赢了,奥斯卡风向变了?

《鲸》

《瞬息全宇宙》赢了,奥斯卡风向变了?

《女人们的谈话》

《瞬息全宇宙》赢了,奥斯卡风向变了?

《瞬息全宇宙》赢了,奥斯卡风向变了?

《西线无战事》

《瞬息全宇宙》赢了,奥斯卡风向变了?

《纳瓦尔尼》

  ◎圆首的秘书

  在北京时间3月13日进行的第95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上,北美全年大热影片《瞬息全宇宙》大获全胜,得到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在内的七项大奖,并助力华裔演员杨紫琼和关继威分别斩获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配角奖。这确实是近几年奖项归属最集中、最没有悬念的一届奥斯卡,而从先期的各类风向标奖项来看,《瞬息全宇宙》的登顶没有丝毫意外。

  当然,这并不能说明美国好莱坞电影的进步与退步,也不能证明《瞬息全宇宙》水平的高低,不过我们确实能从奥斯卡的评选结果,看出一些非常有趣的趋势和特征。

  亚裔潮崛起,“距离”产生美

  如果说《为奴十二载》《月光男孩》先后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意味着非裔美国人在好莱坞话语权的强势崛起,那么《瞬息全宇宙》的大获全胜就标志着近十年后亚裔,尤其是华裔也终于走到好莱坞电影舞台的最前沿,站稳了脚跟。近几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进行的提名、投票制度改革也提供了土壤,让《瞬息全宇宙》这样拥有华裔班底的中小成本影片最终能脱颖而出。

  与自上而下的改革相对的,是近几年来美国创作者自下而上的呼应,尤其是亚裔开始更多地发声和表达自我。《瞬息全宇宙》的成功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很多部电影、很多个电影人接力的结果:影片方面,《摘金奇缘》《尚气与十环传奇》等已经开始为华裔冲顶建立舆论和行业基础;影人方面,无论是演员还是导演,众多华裔面孔近几年都在行业内崭露头角,《瞬息全宇宙》中饰演姥爷的吴汉章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在好莱坞电影里饰演角色,截至2020年一共参拍了700多部影视剧,而今年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获邀参加奥斯卡的颁奖礼——由此可以看出华裔势力的真实崛起。

  除华裔外,近年来韩裔电影的贡献也助力了整个亚裔群体获得认可,包括获得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的《米纳里》,多伦多电影节“站台奖”影片《米仔睡着了》,以及今年柏林电影节上展映的《过往人生》等等。这些都构成了完整的链条,为《瞬息全宇宙》提供了前提条件。

  耐人寻味的是,在华裔与韩裔的合作竞争中,前者似乎开始逐渐超越后者。这种超越主要体现在文化观念上:韩裔电影的内部动因始终未能真正超越“寻根”范畴(如去年戛纳电影节的影片《回首尔》和今年柏林电影节的影片《平静的日子》);华裔电影则越来越朝向美国本土,成为美国文化多样性的表征。也正因如此,华裔电影更容易获得美国大众的认可。

  应该说,正如美国的非裔群体和非洲本土没有太大关系一样,美国的华裔群体也与亚洲、中国没有直接关系,其实是在大洋彼岸生成的、相对独立的政治文化实体——虽然脱胎自中国文化,但这种文化在与本土白人文化发生冲撞与融合之后,已经形成了自成一格的华人文化。这种文化也构成了华裔美国人独特的身份认同底色。

  《瞬息全宇宙》里就对华裔身份认同有非常有趣的呈现和诠释:无论是华裔家庭经营的洗衣店还是他们遇到的报税问题,都指向他们较为卑微的生存环境和其在美国所处的阶层;影片中对华人文化的呈现具有传统色彩,对中国观众来说甚至有点刻板,俨然与中国本土文化貌合神离。其实不仅是《瞬息全宇宙》,今年获得最佳动画长片提名的《青春变形记》也是很好的例子,其中所展现的祭祖场景,对中国观众而言已经非常有距离感。华裔群体设置的议题明显是在美国本土文化之下展开的,最终也在那个评价体系之中获得其生存空间。而对中国观众来说,我们本质上是在看一部有“恐怖谷”体验的美国电影。

  《瞬息全宇宙》不仅在内容上体现出冲撞和融合,其形式和结构同样给美国观众带来“新鲜感”:影片把香港喜闹剧植入美国本土最擅长制造的超级英雄电影中,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女儿这个角色理解成一个灭霸式的角色,把母亲理解成一个把虫洞开在耳朵上的奇异博士。虽然多元宇宙概念本身已接近陈词滥调,但相比于“美国样板戏”式的漫威电影,《瞬息全宇宙》显然有着更多创造的空间。尤其是在漫威电影内部革新(如《银河护卫队》)和外部革新(如《永恒族》)都比较乏力、令人彻底审美疲劳的前提下,《瞬息全宇宙》的表现肯定可以用亮眼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