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还是应该少数服从多数?《科学》杂志近日刊文称,如果一个小团体中有25%持有不同看法就能推翻已有的规范。
文/记者 刘辛味 编辑/丁林
上世纪70年代,著名的管理学家Rosabeth Kanter发表了一项颇具影响力的研究,他研究女性员工的数量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那时恰好一家美国公司的销售团队中招募了女性成员。Kanter敏锐地指出,这些女性的工作质量取决于她们的数量。当女员工数量占15%时,她们面临刻板印象、骚扰、孤立、远超她能承受的业绩压力和其他的不利因素。但是,当她们的数量达到35%时,女员工们会通过结盟建立自己的“反主流文化”来改变传统。
群聚效应——改变社会的转折点
这就是所谓的群聚效应(Critical Mass),这一社会动力学的术语来源于核物理链式反应中的“临界质量”,表示在一个社会系统中,有足够多数量的人来形成新模式,并且这些人能够自我维持并进一步增长。这种说法未免过于学术了,简单的理解就是一小群人就能真正的改变既定的社会习俗。
有一个很通俗的比喻,在大城市的路面上,若一个人抬头仰望天空,没人会理会他。如果有三个人停下来仰望天空,就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停下来看看她们在做什么,可他们没发现什么就离开了。但是,如果抬头仰望的人数增加到一定数量(临界点),那其他人就会好奇地加入进来,看看他们到底在做什么。
在社会学、物理学以及其他学科中的五十余年的研究工作支持了Kanter的观点。如果群聚效应发生,我们曾经接受的东西很快就会变得不可接受,反之亦然。20年前,大多数美国人反对同性婚姻,禁止公共场所吸烟,还有大麻合法化等等,但如今这些问题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少数群体需要多大的规模才能触碰到临界点,以达成群聚效应?过去研究者通过社会学观察给出的数字是所有人口中的30%到40%,也有研究认为是10%,这是物理学家通过数学模型模拟社会变化给出的比例。
现在,我们有了一个新的数字。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很有创新性的实验,他们最终给出的比例是25%——少数人推翻多数人的转折点。他们的成果近日发表在了《科学》(Science)杂志上,论文作者传播学副教授Damon Centola说:“目前研究上已经有了很多模型,但那些模型往往是人们推测出来的,他们写下的方程并没有真实数据支撑。而我们的研究中使用了含民族志(社会学理论)的数据,会更符合真实情况。真正令我兴奋的是,我们的结论与Kanter的工作产生了明显的共鸣。”
▲近年来欧美反对性骚扰的#Me Too运动就源于互联网流传的一个标签,最终形成了“燎原之势”。(来源:Womensmarchmn)在线小游戏给出答案
在十多年的研究工作中,Centola开发了一种在线模型工具来测试到底多大规模的社会动力学可以被改变。他的团队招募了194名志愿者,将他们分成了10组玩一款在线游戏,最终目标是共同创造出一种新的社会标准。
每轮游戏中,组内的志愿者随机两两配对,他们会看到一张陌生人的人脸照片,然后给这个陌生人起一个相配的名字,他们俩不能互相商量,轮流给出名字。每轮结束,他们给出的名字会显示出来:如果给出的名字相同,他们就会赢得10美分的奖励;如果他们起的名字不同,那么就扣除10美分。即使志愿者只与一个人匹配,但随着游戏的进展,他们很快就达成了全组协定,每个人都为那些陌生人安排了相同的名字。
接着,Centola为每个小组中加入了几个“另类”。这些煽动分子为每张照片都起了不同的名字,尝试推翻之前建立好的规定。后续的实验中,Centola把煽动分子的数量从一组增加到了多组中,尝试了加入不同的数量,从比例上看是从15%到35%。
他们发现,另类的数量至少要占据总人数的25%时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改变所有人的思想。比例小于这个数,即使是24%,另类分子的选择对最终结果没起到任何作用。而只要超过这个数字,他们新起的名字很快就会完全取代过去的名字,而且并没有介于两者之间的情况。团队还尝试了双倍奖励,但这些另类分子依然能够推翻之前约定好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