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田彤
进入2018年以来,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贸易战”,以及中兴芯片事件的不断发酵,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的短板使我国在这场贸易争端中处处被动,受制于人。早在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到,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为此,国家发改委近日表示,将在集成电路、先进计算等关系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领域,组建若干国家产业创新中心,促进现有创新资源的联合,打造系统解决方案的产业创新大平台、大团队,支撑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国家支持集成电路等产业的创新发展,为行业发展带来市场机遇。国家对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的重视,让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田彤教授备受鼓舞,他满怀信心地说:“在集成电路的发展上,虽然目前我们还存在一些技术短板,但是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相信我们一定会尽快补齐短板、取得突破,促进民族工业的蓬勃发展。”
作为一位以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为己任的科学家,田彤自201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回国以来,长期从事模拟/射频集成电路及系统设计的研发工作。他淡泊的性格和对科研的执着,以及超越常人的耐心和毅力,让他在超宽带接收机射频前端IC的理论、设计和实现、基于频域统计特性的片上噪声有源抵消技术的开发方面的开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创新性成果。
田彤研究员于1998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1年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就读博士后,2002年在新加坡微电子研究院任高级工程师、高级研究科学家、课题组长、研究院技术委员会委员。荣获新加坡微电子研究院2003-2004年度优秀研究奖。2004年在丹麦奥尔堡大学电子系统系担任副教授。2010年田彤研究员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现就任于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教育和学习,大教育家孔子有一句说的极好:“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的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也包含了同样的道理。在兴趣的指引下,快乐地汲取知识的养分,方能茁壮的成长。
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田彤年幼时期就特别喜欢读科普类的书籍。在那个图书匮乏的年代,为找来感兴趣的书籍,父母和他都要费尽心思。也正是一本有关硅谷的书,开启了田彤最初的理想。“这些书籍一方面开阔了我的视野,一方面让我对喜欢的领域有了初步的了解。”回想起当时读过的书,田彤依然记忆犹新。
中学阶段,对物理学科表现出特别兴趣的田彤,参加了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并拿到了陕西赛区的奖项。这更加激发了他对物理学科的兴趣。1986年上大学的时候,他毅然选择了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固体电子学系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进行学习。
大学毕业后,田彤在工作实践中发现自己在电路设计及电路理论方面掌握的知识还不全面。为了能在自己喜欢的专业领域更好地发展,1992年,他来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读硕士。之后,他又报考了西安交通大学罗晋生教授微电子方向的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是射频集成电路设计。从此,田彤与射频集成电路及系统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果说结缘,一方面是因为导师罗晋生教授的指引,还有中电科技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林金庭教授以及陈堂胜教授(目前任首席科学家)的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砷化镓微电子工艺具备了高频率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的可能,硅射频集成电路成为微电子方向的最前沿研究内容。”田彤说。
射频集成电路主要用于信号发射、接收以及探测等领域,是无线电子系统的线,把大量的系统关联在一起。田彤介绍,在通信领域,射频集成电路的具体功能就是把语音、数据等信号,加载到可以发射出去的射频信号上发射出去,然后在接收端再把语音、数据信号还原出来,“就像寄信的邮路一样,只是要求速度更快、容量更大、更有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