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重复失败的科学家向我们表示愿意实名。”“那就让他们实名说呗,他们要是愿意实名出来,我们就让重复实验成功的人实名出来。”这是昨天(2016年10月10日)《科技日报》备受关注的一则报道。
就在当天,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科研院所的13位课题组负责人实名公开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今年5月2日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上有关NgAgo的实验。这些科学家表示,这次声明是想提醒韩春雨和河北科大:作为同行,大家都在很认真地重复实验、验证技术,生怕因误解而给出的负面判断累及新技术发展。但同样作为科学共同体一员的韩春雨,也应尽快认真回应目前的科学质疑,完成作为论文通讯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13个课题组同时发出声明
这次愿意站出来发表公开声明的13位学者分别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魏文胜,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孙育杰,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教授熊敬维,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皓毅、李伟,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晓群,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劲松,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杨辉,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吴强,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李大力,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黄志伟,温州医科大学教授谷峰。
“不能再拖了,必须要发声,要让国际科学界看到我们这个领域(即基因编辑)中国科学家的态度。”这是13位学者的共同态度。
魏文胜说,在过去几个月内,他所在实验室的四五名学生,根据韩春雨论文里所提到的实验方法,做了多次、不同的尝试,但实验结果均没有发现基因组序列的改变,即“实验方法得不到重复的验证”。
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王皓毅的实验也得到类似的结果。针对韩春雨文章中“效率较高的三条gDNA”,他的两名学生,分别独立进行内源基因的编辑,却都无法检测到目标基因的突变。王皓毅说:“我们也尝试了二次转染gDNA,延长培养时间等,但都没有阳性结果。”
这可以说是大家最普遍的经历。吴强说,他们用PCR检测DNA片段DELETION,这个只要在体DNA片段编辑后,应该就能检测出,哪怕效率再低,但即使是这样也不行。李劲松说,有的同行甚至解析了NgAgo的结构,想找到它的功能位点,结果也没如愿。
王立铭说,虽然大家经历了种种失败,但这仍然只是一个学术争议,无论发生在中国、美国,还是日本,都应当有标准的学术规矩来处理。
谁有权有责对质疑进行调查?
今年5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发表了韩春雨有关利用NgAgo进行基因编辑技术的论文,称这是一种新的基因编辑工具,与目前实验室最为流行的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9各具优势。论文发表之后立刻引来全球同行的广泛关注。很多国内同行都纷纷联系韩春雨,希望重复并跟进他的工作。可不久之后,各种无法重复实验的质疑声开始汇聚,最终引起《自然-生物技术》杂志的重视,发表声明要求韩春雨课题组“须将材料、数据、代码和相关的实验流程及时向读者提供,不可加以不当限制”。
8月3日,河北科技大学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承诺,在一个月内,韩春雨将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届时将有权威第三方作证。然而迄今为止,《自然-生物技术》还没有进一步评论,杂志发言人称正在继续调查。
这是怎么回事?一位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主编告诉笔者,实际上,学术期刊一般没有权力、能力,也没兴趣对科学家的科研成果进行调查,除非论文遭到同行的高度质疑。比如,有的杂志会委托第三方进行重复,而更多的则是让科研机构自己来处理。
“其实,真正有责任和权力对成果开展调查的,是作者所在的单位,以及为课题提供经费的资助者。”他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当某个成果引起较大争议时,首先考虑解决科学问题。一般情况下,作者所在科研机构或资助者会指定领域内公信度高的几个课题组,对实验进行重复。在此过程中,受质疑课题组应配合指导完成实验,如果不配合,就必须接受调查。如果指定课题组重复出实验,则同行认可该成果,继续向前推进;如果无法重复,至少从科学上给同行一个明确信号,避免大家无谓的投入——至于其中原因,留给机构和资助者去仔细调查,并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