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义务教育“城镇挤、农村弱”问题破解在即

2020-07-21 09:13 来源:杨园三居 浏览:

  吁凌云再也不用面对一个班80多个学生,喊着上课了。

  这位来自南昌市新建区竞晖学校的语文老师说:“前几年,班上的学生特别多,坐在教室里很多学生开小差,老师都顾不过来。一天的课程下来,嗓子都喊哑了,课后的批改作业更是个‘重担’。”但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检”的到来,吁凌云如今的工作节奏正常了许多。

  3月26日,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局长田祖荫表示,截至目前,全国有2717个县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占全国总县数的92.7%。然而,田祖荫说:“不少地方学校布局不合理,大规模学校和大班额问题依然存在,‘城镇挤’现象仍然突出。中西部地区学校标准化建设普遍存在短板,‘农村弱’问题仍然存在。”

  “城镇挤”不只要增加学位

  “一个班有八九十名甚至上百名学生,最后一排学生紧挨着教室后面的墙坐,看黑板上的字总要伸长脖子;老师讲课‘吼’是基本功,小喇叭是必备工具,不然后面的学生听不见……”作为一个新区,南昌市新建区于2015年完成“撤县并区”,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涌入学校,使得“大班额”成为典型问题。

  2018年以来,新建区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建新校、扩大楼、购学校、设网点,最终新增了1.6万个学位。据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教体局局长刘建新介绍,目前该区投入3.2亿余元建了5所学校,还斥资1.1亿元对新建一中进行全面提升改造,进一步扩大了该片区的招生容量。除了“建”和“扩”,新建区还积极收购学校,充盈学位。

  扩充学位可以解决“大班额”的燃眉之急,但家长们渴望优质教育资源造成的“名校挤”需要进一步破解。

  南昌市松柏学校教育集团校长范仁红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随着老城区棚户区改造和新城开发建设,老城区人口大量流向新城区,这一方面造成学区内生源减少,不少优质学校办校规模逐渐缩小,另一方面造成新城人口激增,学位压力日渐增加,老百姓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

  为破解这样的难题,作为一个老牌名校,范仁红所在的松柏小学几年前和相邻的干家巷小学进行了全面整合。范仁红说:“我们形成了一套班子两个校区的格局,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了优质教育。既缓解了以前学校学位紧张的情况,也拉动了新整合学校的发展。几年下来,家长、学生和教师对于我们这两个校区的教学质量十分认可。”

  “我们在2018年成立了教育集团,把新城区的一所学校纳入集团管理,通过集团化办学让更多的民众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范仁红说。

  “农村弱”更需“软件升级”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源南学校的音乐教师肖婷婷发现,这几年有一些孩子会从城里的学校转回自己所在的这所乡村学校上学。

  “我们芦溪县有句话叫‘小县办大教育’,在别的县区,乡村教师争着往县城调,而在我们这里却恰恰相反。我在这里工作几年,有时和在别的地方工作的大学同学聊起来,他们都特别羡慕我,觉得我们学校待遇好。”肖婷婷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乡村学校如何补上“农村弱”的短板?这不仅需要硬件设施的支撑,还需要学校在“软件”上升级。

  在芦溪县,教育支出连续3年占县公共财政支出的20%以上,教育投入年均增长16.6%,仅2018年教育投入就达12.8亿元。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该县由县财政统筹并足额预算农村教师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2018年教师绩效工资人均25320元,比2011年提高了16120元。

  良好的教学环境,认真的办学态度,不输于城镇学校的教学质量,让源南学校吸引了不少教师和学生“回流”。如今,源南学校有学生1066人,共27个教学班;小学师生比为13.6∶1,初中师生比为12.1∶1;下辖两所村小和5个教学点,共有学生363人,教师30人。

  芦溪县南坑镇妙泉学校有个不一样的办学主题,那就是“劳动教育”。该校副校长曹小淋表示:“我们通过组织师生开荒、整地,在教学楼后开辟了约1100平方米的蔬菜种植基地。一开始家长们都不理解,认为这个和学习无关,后来很多孩子都发生了变化,他们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想象力,越来越多的家长就让孩子继续留在我们这所乡村学校上学。”

  然而,放眼全国,乡村学校“软件升级”的道路仍然严峻。田祖荫说,在2018年申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344个县中,“有162个县不同程度上存在教师‘有编未补’问题”。

  田祖荫表示,有128个县聘任了4.6万名合同制教师和代课教师,未做到编外教师与在编教师同工同酬。有257个县缺少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外语、信息技术教师2.8万名。少数学校女教师比例达到70%,而有的城镇小学女教师占比达到90%。有的地方教师培训力度不大,针对性不强,没有足够的培训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