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宏(左一)在展览现场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来自菲律宾等国的留学生上了一堂中国语言文化课。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妈妈,那个小人是干什么的?”中国国家图书馆馆内的《汉字里的中国》展览现场,一个刚刚高过展陈桌的小姑娘,指着“人”字字形演变展板上做拱手状的“人”,抬头问牵着她的母亲。
“你看,甲骨文中的‘人’,是一个侧立的人形,好像是拱手而立,表达出一种虔敬的形状,这是中国人对天地的尊敬,对万物的尊敬,对自我的尊敬。”母亲轻声念着展板上的介绍。
小姑娘似懂非懂,又问:“什么是甲骨文?”
“是很古老的文字。”
“《汉字里的中国》从5月4日至5月14日在国家图书馆免费展出,吸引了各年龄段的观众,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其实,这场展览规模不算大,但反响挺好,仅5月6日一天,观众就达到1600人次。”本次展览的主要撰稿人、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孟德宏老师说“没想到有这么好的效果”。
一堂现场教学课
说到展览,孟德宏难掩兴奋。5月9日,他在展览现场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来自菲律宾、柬埔寨、俄罗斯、捷克、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30多名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国语言文化课,用一个个立体形象的汉字,介绍了其背后所体现的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中国思维与中国观念。
一位泰国女孩对照着英文逐一译成中文,把不懂的内容搜集起来向孟德宏提问;一位韩国女孩虽然中文说得不算流利,但是汉字写得娟秀文雅……感受到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情,孟德宏“特别感动”,“这让我感觉到优秀文化没有国界”。
让孟德宏更为欣慰的是,留学生课后纷纷表示“要把学到的内容向我们国家的朋友们介绍”,这也正是筹备此次展览的初衷:“向海内外对汉语汉字文化感兴趣的朋友,全面讲述变化中的中国。”
教过不少来华留学生的孟德宏表示,汉字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语知识的重要内容。“汉字字形本身传递出来的‘字本义’、‘字本义’与‘词源义’的关系、汉字所记录的汉语词汇引申发展的线索以及基本规律等都是留学生特别感兴趣的。展览再配合现场讲解,有助于深入挖掘这些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孟德宏还强调把汉字与英语单词对比着进行介绍。“比如‘妻’字里面记录的故事,跟英文里的‘bride’一样。这样的汉英对比,比较受留学生欢迎。”
汉字记录社会变迁
汉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凝聚了丰富深厚的中华文化。虽然对汉字的起源学界有不同观点,但甲骨文是学界公认的成熟的文字。
19世纪末,在河南省安阳小屯村发现了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殷墟甲骨文”;从公元前14世纪开始,在青铜器上出现了大量的铭文,被称为“金文”;公元前221年,小篆开始通行;后来,简化为字形更为方正简单的“隶书”,隶变被视为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
“从甲骨文到隶书,再到现代简化字,汉字在不断变化,字数也在减少。一些汉字由于它所表示的事物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而变得不再常用,有些汉字则被合并到了其他字中,逐渐消失。但汉字却凭借出色的组词能力,足以面对当代纷繁复杂的事物。” 孟德宏说,“为什么可用的人叫‘材’?为什么‘穿’字有‘牙’?可以说,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都在汉字中记录着。此外,在中国古代,汉字还被用于记录音乐,使用最多的是古琴文字谱、古琴减字谱以及工尺谱。”
如何让更多的人从这些触手可及的文字,感受到它们背后所承载着的中华文化,感受到中国人的思维与观念,正是本次展览的宗旨。
解开汉字中的文化密码
汉字并不是单纯的象形文字,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古人将复杂的图案抽象成简单的线条,汉字由此成为高度抽象的“意音文字”。这些带着古人生活痕迹理念的抽象线条被保留在汉字最常用单元中,这些单元被称为汉字的“部首”。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到清代《康熙字典》,再到近现代的辞书,由于汉字的历史演变,在各个时代所采用的部首各不相同。2009年教育部发布《汉字部首表》,规定了汉字的部首表及其使用规则,其中主部首201个,附形部首99个。
本次展览即通过解析最常用的部首,还原汉字的构造理念,并对汉字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信息进行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