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庭……”4月4日下午, 随着“审判长”庄严而稚嫩的声音响起,大连中级人民法院6号法庭座无虚席,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大连市第三十四中学联合举办的普法教育进校园“体验式”模拟法庭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这次“体验式”模拟法庭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运用,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直观的法治教育课。(4月5日央广网报道)
高轾点评:为有效发挥法院在校园普法工作中的正面引导作用,法院与学校合作,对青少年进行普法宣传教育。法官与学生进行互动,这无疑比课堂上念那些枯燥的教材更具形象性和生动性。这种“体验式”学法方式,使青少年零距离感受法庭的威严,从而告诫青少年远离校园暴力,传播法律知识,提高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的和谐校园氛围。如果我们学校能因地制宜不断丰富载体,创新性地开展法治教育,司法工作者能够进一步走进校园,针对学生周围发生的案例进行剖析,那么,法治理念就会一步步根植于青少年心中,他们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就会增强。
哄抢散落苹果 歪风可耻
●近日,一起“哄抢苹果”引发网友热议。4月3日,江西福银高速上,一辆载有9吨苹果的货车不慎侧翻,苹果散落一地。当地村民发现之后,纷纷拿着蛇皮袋、水桶等工具到现场哄抢,场面混乱。现场交警极力阻拦,均告无效,增援民警赶到现场后,局面虽被控制,但苹果已所剩无几。(4月5日腾讯网报道)
小光点评:因为车辆侧翻而使货物散落一地,这样的事故并不少见。然而,相似的原因,却常常导致了截然相反的两种结果——有的地方是进行哄抢,有的地方是帮忙捡拾。因何会产生“哄抢”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这与当地经济条件有比较大的关联,有些地方经济贫瘠、物质匮乏,就比较容易产生占便宜心理哄抢货物。其二,恐怕民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其三,首先发现事故车辆的人,是帮忙还是哄抢,其行为具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其后的村民很多是“从众”的。就此而言,我们要坚持发展经济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在发展乡村经济的同时,在乡村移风易俗、消除乡村陋习、增强文明意识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工作。
喂孩子活蝌蚪 引发吐槽
●近日,一段家长给孩子喂食活蝌蚪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视频中碗里不停游动的活蝌蚪被一口一口喂进小孩子口中,家长称这是本草纲目记载的做法,能解毒治疮。这位家长的做法在网上引发恶评,有网友怒斥家长这样做是在害孩子。“不知道有寄生虫吗?”“让我灌你两碗小蝌蚪,强身健体!”对此,医生表示,蝌蚪中含有大量寄生虫,如果将其食入体内,极有可能感染裂头蚴。(4月7日新浪网报道)
一刀点评:为什么现代人的寿命相对古代人来说几乎是成倍增长?最主要的原因是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现代人普及了卫生常识。一条最基本的卫生常识,就是不宜生吃食物,尤其是未成年的少年儿童。诚然,古代医学药典,代表了在医学探索上的高度努力和杰出成就,但其所记载的传统手法和偏方,早已有更卫生、更高效的医学治疗手段取代。盲目效法传统,可能南辕北辙,盲目听信偏方,随意吃药更是危险的,可能得不偿失。而少年儿童的免疫力、抵抗力较低,家长尤其需要慎重,应该咨询医生之后再用药,不宜自作主张。贻笑大方事小,危害孩子事大。
窃取个人信息 依法处罚
●近日,公安部就《公安机关互联网安全监督检查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在国家重大网络安全保卫任务期间,公安机关对与国家重大网络安全保卫任务相关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和联网使用单位,可以组织开展专项检查。而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窃取、非法出售、非法提供个人信息,即使尚不构成犯罪,没有违法所得,也将被处以最高100万元以下罚金。(4月8日《北京青年报》报道)
海城点评:一段时间以来,非法窃取、收集、贩卖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等不法活动十分猖獗,一次涉案上亿条个人信息的大要案时有发生。这严重侵害了人们的合法权益,扰乱了互联网空间秩序。公众个人信息泄露成为舆论焦点,并由此引发社会焦虑。一些人对周边环境充满戒心,有的甚至把机关部门的正常来电误认为是诈骗电话,造成新的“次生灾害”。公众个体的安全感是一个社会稳定有序的基础。公众有不被随意打扰、肆意侵犯、恶意欺诈的权利,因此,对窃取、贩卖个人信息,侵犯公民隐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要依法打击,提高其违法成本,以形成有效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