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直播带货、直播逛博物馆、直播演唱会,但你听说过直播卖剧本吗?
最近,受疫情影响而暂停的影视行业还没有完全恢复,有这样一场直播活动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几位编剧轮流介绍自己的原创剧本,等待有意向的人前来合作。为何要用直播的方式卖剧本?它真的可行吗?
我有好剧本,你来听吗?
14日晚8点,一场“直播卖剧本”的直播准时开始,400多位观众已经等候在直播间。活动的发起者,编剧帮创始人、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秘书长杜红军首先告知了规则:不介绍履历,让编剧们用故事说话。每位编剧都有10分钟来介绍剧本内容,5分钟接受回答,围观团和观众可以发表评论或者打赏。
如果制片方想进一步了解故事,可以选择打赏168元,在直播结束后,由主办方牵线与编剧进一步沟通。
首先出场的编剧带来的是《人狼奇缘》,故事讲述了一只狼和史前人类产生情感,最终离开了狼群,成为了人类最亲密的朋友——狗。第二位编剧则用PPT展示了历史题材的剧本《孤城遥望玉门关》,还有《穿越凛冬之门》《去达卡》……直播当晚,一共有5部原创剧本上线,涉及冒险、战争、悬疑、科幻等题材。
10分钟里,有人从多个角度详细展开描述,也有人给故事留下了悬念,观众们也发表了或鼓励或犀利的评价,如“最低多少预算可以拍这个电影?”“这个故事想表达什么?”“不能想制作加分,故事要自己精彩。”
这些作品中,受到好评较多的是《我是余欢水》原著作者余耕的小说《笑苍山》。小说取材于云南大理州森林公安真实事件,讲述了一位因长相导致工作生活跌入低谷的小警察,通过一次惊险万分的雪山救援实现人物逆袭,故事集合了攀岩、滑雪、野外营救、极限户外运动等元素,介绍人说,“不夸张地说,加上几句对白就可以开拍了”。
围观的观众纷纷评价这部小说的环境、人物、故事都很棒,“余老师的笔,妙笔生花;马老师的嘴,口吐莲花”。
之所以发起直播卖剧本的活动,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秘书长杜红军在接受采访时说,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线上的创投可能会成为整个行业的一种常态;另一方面,也想用日渐成熟的直播技术,为编剧和影视公司两方搭建剧本交易的平台,让编剧的好故事找到更优质的合作者。
他坦言,过去向公司直接卖剧本成本高、项目效率低,有时候难以在短时内判断出原创剧本的价值,加之前几年IP流行,编剧原创不易,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大家对原创剧本产生新的理解。
在开场前言中他说:“剧本是极少数人才有决定权购买的东西,我们都希望每个故事都有买家,因为每个剧本都是每个卖家花了成千上百个小时写出来的。”
直播卖剧本,会带来哪些改变?
截至目前,直播卖剧本已经举办两次,共吸引了近万名观众来观摩。编剧董润年,导演薛晓路,演员、导演、编剧大鹏等业内大咖参与其中,讨论区也常能看到一些编剧和影视公司负责人的发言。
杜红军透露,除了影视公司的关注,很多编剧也正在观望和报名,在100多人的原创剧本编剧群里,有人看完直播跃跃欲试,也有人表达忧虑,要反思自己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日,一部《2019-2020中国影视行业青年编剧生态调查报告》将部分青年编剧的生存现状展现到大家面前。
在受访的208位青年编剧中,近六成的受访编剧还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没有加入制片公司或是编剧工作室。他们大多数编剧平均每年接一到两个剧本项目,且很难同时应对多个项目。而有七成受访者表示,都是经由老师或朋友介绍来获得项目机会。
在法务方面,他们提到最多的是被“骗稿”(如剧本被采用但无署名,被盗用创意大纲或核心情节等),受访青年编剧中有过这一经历的比例高达75%,且近半数是入行不到3年的新手编剧。当被问及被骗后怎么办时,大多数编剧表示很难维权,一般只能“认倒霉”。
杜红军形容,原创编剧就像是“在刀尖上行走的一群人”。在制作公司上班的编剧,想要出头成为大编剧并不容易,而在市场上流动的编剧,则每天可能都要面对“面包和远方”的疑问。过去的几年当中,他们帮助编剧维权、告诉编剧如何处理合同,但常常只能起到局部性的作用,对整体环境而言,改变很难。
为避免侵权,直播活动在发起之初,就要求是已经完成版权注册的完整剧本,电视剧剧本则至少已经完成5集以上。此外还有专业的法务团队为编剧保障权益。杜红军说:“平台上有几千人看到了,想要抄袭的反而不敢抄了,我觉得这也形成了一种保护。”
直播卖剧本,会变成常态吗?
对于直播卖剧本的尝试,业内人士和观众们都发表了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