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剧《隐秘而伟大》已经延迟到2019年播出序列中。
每到岁末年初,都是各大卫视公布未来一年片单、招商引资的时节。有媒体近日统计,2017年年底各大卫视公布的片单排播计划,在2018年的执行度并不算高,不足一半的电视剧成功首播,而另外一半多未能幸运面世的剧目,则成了积压剧,要继续走向2019年的电视排播市场。它们的命运仍未可知,而反思这一年的排播风云,也许对指导新一年的电视剧生产更有意义。
难兑现!仅47%片单剧“落地”
根据媒体整理的2018年电视剧片单“落地”情况,2017年年末,五大卫视公布的2018年招商片单,经过一年的检验,仅有47.2%的项目实现了真正的“落地”。
“未能落地”的项目大致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受限于政策,电视转网播,如《如懿传》《古董局中局》《武动乾坤》等;一种是因“插播”而临时调整档期,2018年播出的《正阳门下小女人》《我们的四十年》《风再起时》《那座城这家人》等10部剧目,此前均不在卫视片单中;最后一种则是未能如约面世,在2018年尚未完成制作的剧目,如《瞄准》《小欢喜》均在拍摄中,《隐秘而伟大》《尉官正年轻》等均在第四季度杀青,项目本身拍摄进度同样影响了上档计划。
这些未能如愿上档的剧目,为一年电视剧排播表留出的空档,则由那些之前并未在片单中出现的剧目填档。据统计,片单以外的已播剧目高达44部(其中4部为双平台联播),甚至超过了片单落地项目。这其中既有“插播”剧的播出因素,也有卫视主动调整排播策略的原因,如过去“流量剧”大户的湖南卫视,在去年下半年就集中排播了《你迟到的许多年》《风再起时》《那座城这家人》“献礼三部曲”,体现了一线卫视“去娱乐化”“去流量化”的价值导向。
风向变!流量剧模式失灵
招商片单不能当真,一直是电视制作行业的某种“潜规则”,但在2018年以前,这种片单失信的原因大多数时候是因为项目本身缺乏招商能力,或内容层面受到限制而“流产”,与市场大环境的关联度不高。但2018年这一年,电视剧排播片单的失信,却直观地反映出市场的巨大变动,政策、市场和内容层面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2017年以前,电视台是‘湘江浙沪京、山东天津安徽’八大卫视,电视剧制作方围绕着八大卫视制作了很多高预算的大剧。进入2018年后,电视台格局发生变化,北京、东方、湖南、浙江、江苏五家卫视成为购剧的主要电视平台。”制片人谢晓虎估算,原先五大卫视之外的剧目就会加入争抢排播的阵营,而以五大卫视一年播出70部剧的总量估算,发布片单时大致会有100部待播剧进入片单。等到实际播出时,过于拥挤的排播表并不能完全覆盖片单剧,挤下来的片单剧必然为数众多。
内容导向上的变化也是直接促使片单剧失约的重要原因,以未能如约出现在电视剧黄金档的《如懿传》和《延禧攻略》为例,“限古令”让过去片单剧中最大的宠儿古装剧,成了最大的变数。古装剧纷纷转网播,刑侦涉案题材也有半数以上未按原计划排播,像郑晓龙导演、公安部金盾影视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同出品的《拼图》,在制作完成之后却迟迟未能定档。这让之前因为《人民的名义》而跟风制作的一大批刑侦贪腐剧,都要面临播出被调整的命运。
谢晓虎表示,除了题材上的政策趋严,这一年电视剧大盘的震动和内容市场的风向改变,也直接导致了大批“片单剧”可能不再满足新的市场需求。“流量演员+大IP”模式的失灵,让原先那些被看好的“片单剧”成了高风险剧,陈坤和倪妮主演的《天盛长歌》收视疲软,张黎导演、杨洋主演的《武动乾坤》网络与电视联动也不灵,作为买方的电视台和视频网站自然要对购剧策略进行调整。
市场冷!购剧降价前景难测
已经制作完成的电视剧,一旦不能如约排播,不仅意味着内容可能过时,善变的市场环境也会让大剧的制作方从预想的大丰收变成勉强收回成本。
“过去制作成本过亿元的大剧,一般是卖给视频网站单集八九百万元,再卖给电视台单集三四百万元,这种定价能够保证覆盖制作成本并稍有盈利。”一家中型影视公司的发行人员透露,网台联动是一线大剧的优先播出方式,但从2018年年中开始,视频网站开始统一调整购剧价格,动辄过亿元的买剧价格几乎销声匿迹,原先的价格也开始对半折算,一线大剧的购剧价格也只有四五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