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一项重要内容,群众文艺领域政府最高奖——第十八届群星奖将于5月16日至19日在上海展开决赛。在日前公布的84个决赛入围作品名单中,“上海出品”占据了七个席位,达到历届之最。它们分别是:民乐重奏《和·鸣》、情景小合唱《种子》、群舞《红韵》、音乐剧小品《看见自己》、小品《价值》、浦东说书《养猪阿太》、短篇苏州评话《捍卫者》。
“这不仅是上海群众文艺创作机制创新的结果,也是文艺来源人民、服务人民的最佳例证。”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萧烨璎说,作为国家顶级文化艺术盛会,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既是展现中国文艺发展成就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舞台,也是文艺创作与时代同步伐,以精品奉献人民的惠民利民的平台。此次入围群星奖决赛名单的上海作品,创作灵感与素材无一例外源于现实生活和真实历史。以它们为代表的群众文艺创作正以多样化的形态,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接受更广泛群众的“检验”,打响上海群文创作品牌,传播上海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
层层选拔,搭建培育新人新作的阶梯
业内人士指出,群星奖决赛入围名单中,“上海出品”数量创新高,是上海群文创作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的一个缩影。单以每年一届的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为例,据统计,2017年,共有167个原创作品参与了展评展演;2018年,这一数字增加到182个,新人新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逐年上升。而除了市级层面,各区纷纷对接设立区群文新人新作的选拔机制,街道又对接区群文新人新作进行选拔。层层对接、层层选拔,形成良性循环,督促着大家年年出新品。
如今,在不少人眼里,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已被看作群星奖的预选赛,成为上海群文原创人才的重要孵化器。此次入围群星奖决赛名单的七部“上海出品”,均经历过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的舞台历练。
85后青年导演杨迿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科班出身的他,受父亲影响进入群文工作战线。十年来,他的创作轨迹和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紧紧地绑在了一起。“这片舞台,见证了我从一个青涩的学生到如今一步步成长的脚印。”从工作的第二年起,杨迿每一年都有作品获奖,2016年,由他执导的小品《亲!还在吗》更是一举拿下了第十七届群星奖。如今,他又再次携小品《价值》入围第十八届群星奖的决赛。
该小品《价值》的灵感,来自杨迿在朋友圈看到的一篇“毒鸡汤”——卖房创业八年后,却买不起原来卖掉的那套房。价值800万元的房子和八年的奋斗经历,甚至身边陪伴了八年同甘共苦的亲人,到底什么更有价值?这是杨迿想借助这则小品和大家探讨的话题。“从2017年到现在,已经改了十个版本。”杨迿透露,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剧组全员不放假,吃住一起,全身心投入彩排,并抓紧时间“升级”舞美、道具。
一路参评,一路打磨。据透露,每一级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选拔后,都会留一段时间让作品“沉淀”。在上海市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结束后,还要召开各门类的创作座谈会,请评委与群文创作者面对面深入交流,为作品把脉,让群文创作者有的放矢地进一步打磨自己的作品,推动群文新作从新品到优品再到精品的转化。
以此次入围群星奖决赛的情景小合唱《种子》为例,该作品根据著名植物学家、复旦大学教授钟扬的先进事迹创作而成,曾经历了多次修改。在诞生之初,《种子》原是三人合唱,后经评委建议,演变成如今共16人参演的情景小合唱形式。
“直到现在,稿子上仍有不少改动的字。”短篇苏州评话《捍卫者》主演濮建东说,“不管是剧本还是表演方式,要一直排练到最后一刻,磨合到最后一刻,力争实现最好的舞台效果。”这部以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为题材的作品,讴歌了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怀。
何为精品?观众最有发言权!
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只是沪上创新群文创作机制的一个侧面。近年来,上海加强顶层设计,将群众文艺创作与专业创作同等重视、同步部署。比如,根据沪上群文门类和创作特色,上海确定了六个创作基地和创作活动示范点,以点带面,激发群文创作活力。打造上海市民文化节等节庆品牌,为各门类群文创作搭建展示、交流平台。针对群文创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基层需求,举办曲艺创作、广场舞创编、合唱指挥、民乐创排等专项培训,不断提高基层群众文艺创作队伍的能力和水平……最终的目标,是出更多的精品力作,提升百姓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