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提高乐团水平,也受到观众欢迎
交响乐团“拆”出小分队培育室内乐
北京日报讯(记者 韩轩)浪漫的小夜曲画上休止符,前晚,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爆发出热烈掌声,观众意犹未尽。坐在舞台上的并非六七十人的大型交响乐队,而是三十几人的室内乐团,他们是来自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的演奏家。看着台下几乎满座的观众,他们内心也很激动:“喜欢室内乐的观众越来越多了!”
说起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普通观众往往会想到大型歌剧演出,他们全“藏”在乐池里演奏。不过近一年来,这支大部队“拆分”成八人、十几人、二十几人的小分队,出现在室内乐演出的舞台上。11日刚在国家大剧院亮相,12日上午又来到国图艺术中心演出。用中央歌剧院院长、艺术总监刘云志的话说,把交响乐团拆成小分队,让他们从乐池走上舞台,最初是出于“练兵”的需要。
“和交响乐与歌剧相比,室内乐演奏人数虽然不多,但无论是对音准还是对各声部的配合,要求都更高。”刘云志说,剧院想提高交响乐团整体的演出质量,就要提高每一个声部、每一位演奏员的表演水平。不过,想把剧院交响乐团、合唱团和歌唱家好几百人全放舞台上演大歌剧的机会有限,“轻型”的室内乐则是好选择。于是,演奏员们纷纷组成弦乐室内乐、管乐室内乐,以及管弦乐室内乐的小分队,根据经典室内乐作品的要求组合起来,举办室内乐音乐会。
听说这个消息,最先感到兴奋的是演奏员。“演奏室内乐作品也是我们的基本技能,而在剧院平时的演出中,歌剧和交响乐的数量最多。”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第一小提琴演奏员王小蓓说,室内乐演出能让他们把学习过也练习过的曲子在舞台上表演出来,“我们可演奏的曲目一下就丰富了,表演的机会也更多了。”在短小精悍的室内乐作品中,每个演奏员的重要性被凸显,这让他们都感到振奋。王小蓓以在大剧院的音乐会举例,在歌剧或交响乐演出中,大管、圆号等乐器多数用于塑造特殊的音乐形象,展示的机会相对少,但在木管小夜曲中他们成了主角。
在国内演出市场上,室内乐还是一种相对小众的演出形式,一开始刚推出室内乐音乐会,观众并不像现在这样热情。“最开始来听室内乐的可能是偏专业的乐迷,但如果室内乐演出越来越少,这些观众可能就散开了。”在刘云志眼中,他们是可以“培养观众的观众”,“他们觉得好就会跟朋友推荐,时间长了,喜欢室内乐的人也会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中央歌剧院走进学校、社区时,也会让室内乐组合与合唱演员配合,向观众介绍这种高雅艺术形式。
室内乐音乐会一场一场演下去,王小蓓明显感觉到观众在变化,“上个月有一场在国图艺术中心的演出,结束之后观众都站起来,一直在鼓掌,都不愿意让我们走。”而在国家大剧院这场音乐会前一天,刘云志还接到了喜讯:“票都快卖光了。”刘云志说,现在愿意购买乐团室内乐音乐会演出票的观众越来越多,每场的上座率都能达到八九成,“把乐团拆成小分队,既能提高我们的整体水平,观众们也觉得好,这种演出形式也会继续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