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数字阅读付费与免费加快融合、人工智能翻译技术助力海外传播、网络视听应用时长占比增加等行业新变化,网络文学面临新的用户习惯和市场形势,二十多年发展实践形成的传统模式步入调整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作为当前最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大众文艺样式,网络文学责任重大。尽管海外传播已经使网络文学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品牌,但与其承载的文化使命相比,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过去谈论网络文学,用户多、文本长、经济效益大是经常被提及的特征,但这些评价缺失了文化意义和价值判断。面对社会赋予的新使命和新任务,推动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全行业的共识,网络文学已经开始从重数量、重数据向重质量、重内涵转折。在这个过程中,题材的拓展、优化和提升是重要的发力点。尽管好题材是一部好作品的必要条件,但同类题材的作品为何有的“扑街”有的成为“爆款”,则在于创作者从生活素材中提炼和表现题材的能力不同,更在于创作者秉持的创作理念不同。
网络文学既有的题材“红利”已经被大量消耗
相比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以题材见长。题材在很多时候决定着作品的类型,分众化传播也主要依据题材来预设读者人群;读者对某一类型的喜欢,实际上是喜欢哪一类题材,例如历史、军事、科幻、言情等题材类型。从这个意义上说,题材位居网络文学链条的中心地位,是供给侧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一部网络小说的创作过程,就是对题材的处理过程;某个题材的作品能否得到很好展现,则取决于作者的文学观念和艺术表现力。
在传统文学中,由于需要对题材中所蕴含的意义进行深度挖掘和表达,因此需要仰赖叙事技巧进行高度艺术化的表现。但是网络文学借助消遣、娱乐功能传达主题价值,题材所反映的生活情节和现象本身具有的新颖性、传奇性、丰富性和亲切感等被直观呈现出来,例如《甄嬛传》中的宫斗情节,《黄金瞳》中的异能情节,《全职高手》中的竞技精神等。因此,玄幻、穿越、都市、科幻、历史、悬疑等一些题材本身就带有天然的“红利”。长期以来,玄幻类作品之所以在网络文学中一家独大,陌生、神秘和新奇的虚构世界对读者充满吸引力是主要原因。而近几年来现实题材崛起,则借助了贴近现实生活的鲜活书写给读者带来了亲切感和温暖感,例如年轻的女性读者能在《糖婚》《全职妈妈向前冲》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而男性读者则能在武侠小说中寄托自己的“侠客梦”。
但是,伴随网络文学类型化程度不断增强,同类题材的模式化、套路化写法导致的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题材本身的“红利”已被大量消耗。尤其是玄幻、仙侠、穿越、军事等主要类型的创新非常困难,这对网络文学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网络文学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在题材上寻找新的支撑点和增长点。
围绕社会风尚谋篇立意,在现实题材上开掘新的“增量”
当前,有必要围绕社会主流价值重新审视现实题材的意义,在继续保持现实类型既有优势的同时,拓展新的题材领域。文学作品的题材是从现实生活素材提炼出来的,网络文学在题材和类型上的丰富性,与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后释放出的旺盛生机和活力形成了同构关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学者指出网络文学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这是很有见地的观点。伴随玄幻、仙侠、穿越等题材掀起的阅读热潮趋于平稳,现实题材强势崛起,不仅平衡了不同题材之间的比例,使内容结构更加合理,同时也确认了网络文学在社会层面上的更大价值,我们应当重新审视网络现实题材的意义。
网络文学虽然带有较强的消费特征,但绝非只提供消遣,而仍然是反映现实、表达现实的重要艺术形式。作为信息时代的大众文学,网络文学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作者对题材的选择实际上是与读者合谋的结果,是读者和作者所熟悉的不同的社会生活情景在作品中的投射。尽管对具体情节的编织、人物命运的设定和性格形象的塑造不可避免受到大众情感的影响,但客观现实仍然是构成小说世界的基础。
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从脱贫攻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文化强国,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社会发展任务蓝图明晰。与无限丰富的社会现实相比,尽管出现了《大江东去》《复兴之路》《浩荡》《朝阳警事》等一批以中国社会变迁为书写对象的精品佳作,但现实题材作品仍然匮乏和单调,在网络文学中所占比重偏低。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科技工业、航空航天等事关国计民生和综合国力的重要领域,缺乏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同时,也缺乏像《创业史》那样能够满足社会对未来生活美好期待和想象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