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句流行语,说的是“天空飘过五个字……”如今观看网络电影、网剧或网络综艺节目,时常是屏幕飘过一串字,蔚为壮观,甚至对整个屏幕实现全方位的覆盖,形成另一种意义上的“霸屏”效应。
弹幕评论已经成为人们在观看网络文艺节目时难以忽视的存在。有的刚开始观看就启动一键屏蔽的功能,让屏幕回归以往的干净,安心欣赏节目本身;有的却在满屏的弹幕飞速滚动之中饶有兴趣、见缝插针地体味节目的起承转合;有的关闭一会儿弹幕,又开启一阵,在交替之间,感受别样的观看体验;有的将弹幕视为网络文艺节目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还有直接奔着弹幕去的,对看弹幕的兴致压过了看节目的欲望;有的干脆参与其中,一边观看节目,一边脑洞大开,有话要说,而且是马上就要说,随手输出一条又一条的弹幕,成为“生产者”“创作者”。
弹幕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文艺现象,为何得以兴起并广受青睐?它的存在意味着什么样的心理机制和共同意识在发挥作用?它对于传统的文艺评论样式而言有何影响?这究竟是一种接地气的话语表达,还仅仅是一个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无聊游戏?本期刊发的两篇文章,两位作者从各自角度对弹幕进行审视与考察,敬请关注。
作者:南 帆(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福建省社科院研究员)
屏幕之中的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地驰过。某些字符甚至悬空飘浮于屏幕中央,仿佛不忍退场。“弹幕”是这些字符获得的形象称谓——那些字符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在夜空展开了眼花缭乱的一幕。
弹幕发源于日本网络文化,由niconico网站首先推出。这个网站的主要用户是所谓的“御宅族”,屏幕上方密密麻麻的字符是一个足不出户的社群显示存在感的方式:隐居于某一个寓所,仅仅与屏幕相对。但是,他们上传的字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从视觉经验、商业数据调查到沟通与交际,弹幕的特殊效果出人意料,以至于一些主流网站陆续引入这种形式,例如A站(AcFun)和B站(Blilibili)。于是,所谓的“弹幕文化”在某一个圈子开始流行。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在网络平台播放,网友纷纷发弹幕祝福祖国。资料图片
弹幕的评论对象往往是作品的一个短暂碎片
弹幕通常是屏幕之中剧情的即时评论,表述形式短小精悍,往往限于一两句话,甚至一个词。即时评论的内容五花八门,从崇拜、感叹、喜悦、剧透,到不解、调侃、吐槽,其中包含了许多弹幕文化的暗语行话,例如“前方高能反应”“大猪蹄子”“劝你善良”,如此等等。还有一些弹幕字符仅仅记录一时的情绪反应,借助“美爆了”“帅”“好想你”这些词语打卡。
尽管弹幕被纳入“评论”范畴,但是,弹幕文化与传统的文艺批评存在巨大的鸿沟。传统的文艺批评来自阅读之后的深思熟虑,作品的整体观照与解读、分析、阐释构成了基本的工作方式。通常,批评家遵从某种既定的理论观念,一批基本的文艺命题成为考察作品的前提。作品的形象构造与文艺命题之间的紧张,往往是文艺批评褒贬的回旋空间。尽管金圣叹、毛宗岗、张竹坡等擅长的评点式文学批评与弹幕存在某种相似的形式,但是,文本的细读以及品鉴、沉吟、揣摩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操作程序。
相对地说,弹幕的首要特征是“即时”。弹幕的评论对象往往是作品的一个短暂碎片,譬如一个角色的相貌,出场那一刻的步态,他或者她的服饰、表情、语调,一句台词,一个镜头,道具是否逼真,如此等等。弹幕评论带有明显的即兴意味,令人瞩目的是现场、此刻与交互性的狂欢气氛,而不是严肃的反思与真知灼见。
弹幕的吸引力在于即时性、交互性与视觉经验
人们首先可以想到,弹幕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只有神奇的互联网才能支持如此之多的声音即时互动。互联网不仅集合了种种电子传媒技术,同时,各种貌似无法交集的社会关系迅速地在虚拟空间联结起来。这是印刷文化不可比拟的。
印刷文化的节奏相对缓慢,思想的交换不得不接受印刷速度与配送体系的限制。印刷文化的中心是文字符号。文字符号的阅读、理解、阐释形成一种深度文化。至少在目前,速度与深度的恰当比例仍然以印刷文化作为范本。互联网以及电子传媒的传播方式与哲学或者诗的深度格格不入——它们开启的是另一种性质的空间,譬如视觉经验。尽管弹幕的即时评论诉诸文字符号,然而,这些字符已经脱离印刷体系而被加工为另一种奇特的屏幕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