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保国和徐某的这场比赛,我事先完全没想到打不成。
大约在比赛之前的半个月,我就知道了马保国和徐某已经签了合同,我问徐某,手续都全么?他说,公安备了案,买了保险,邀请了国际级裁判,现场还配了救护车。我一听,觉得有谱。
比赛当天上午,我们团队兵分两路,一路拍摄徐某和弟子热身,另一路,去了马保国的武馆,那个武馆大门紧锁,没有人。
▲ 大门紧锁的浑元国术馆
早在比赛之前十天左右,我们团队的两个编导就来到上海,见到了马保国。我们想邀请他接受采访。比赛之前之后都可以。编导在和马保国谈话的两个多小时里,马保国谈到了自己的身世,当年送孩子去英国读书的不易,自己去英国教太极的辛酸。谈话中,还两度落泪。
马保国没有答应接受我们采访,只是说,比赛之后再说。编导临走的时候,马保国送给她们一本自己写的书《我在英国教太极》。比赛的前一天晚上,我读到夜里两点。看得出来,马保国当年去英国给孩子陪读,通过给英国人传授太极赚钱养家,真的挺不容易。英国人虽然对中国功夫充满神秘感,但真要让他们掏钱来学习太极,并不是想许多人想象的那么容易。
在马保国自己的书里,有大量他在英国传授太极的过程中,不断打败当地格斗选手和功夫爱好者的事迹,最后,他还在英国创办了英国浑元太极协会,这个协会还有官方网站,我上去看了看,几乎没有人访问。这种协会和我们一般的中国人理解的国字号协会不同,花几十英镑就可以注册。
▲ 马保国与妻子和弟子入场
马保国在英国一共呆了六年,儿子回国后,他还在英国呆了三年。两年前,他又在上海开设了混元太极武馆,但直到这场比赛之前,他在传武行业,都是个默默无闻的人。收入也就是勉强维持生活,没有赚到什么钱。我的同事在和马保国见面时,也见到了他准备参加比赛的几名弟子,编导们对他们印象都很好,说他们目光很清澈,很有传统习武人的风范。
传武行业分许多层次,最上层的,是一些传统武术基地大家,他们可以依靠名气轻而易举收到大量学员,比如嵩山少林,陈家沟的太极,还有武当等地,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早就发了大财。而中层,是一些在电视上有一些曝光量的传武人,最下层,就是马保国和雷雷这种,靠传统武术混碗饭吃的。这个行业竞争也挺激烈,如果没有好的营销手段,即便是混饭吃,也不那么容易。
马保国和徐某的这场比武,原来约定的是双方三对弟子之间先比赛,最后才是马保国和徐某之间的比赛。但26号下午两点多的时候,徐某接到口信,有人想阻止这场比赛,于是他们临时决定将他和马保国之间的比赛,提前到第一场。
当时我就坐在比赛现场旁的沙发上,满心诧异怎么徐晓冬和马保国突然就上场了,而且裁判交代规则的速度也很快,徐某手带拳套,不停地给马保国鞠躬,很有些迫不及待。但就在比赛前一两分钟,场内的灯光突然熄灭,比赛戛然而止。
警察把徐某带到隔壁后,我也尾随进入,现场有两三名警察,还有一名上海武馆中心的领导。他们说,徐某的备案不符合规定。原来,徐某团队给上海警方的备案里,没有提及徐某的名字,只是说要组织一场格斗比赛,报了双方选手的数字。赛后我问徐某,为什么不把你的名字上报呢?他说,上报了就肯定批不了。有很多人根本不希望他和传武之间的比赛能进行。但他紧接着说,其实备案到这个程度,也是合规的。
说话间,徐某团队的人拉我到外面,说想换个地方继续比赛,问我能不能担任比赛的主持人,我说行呀,没问题。之后,他们把马保国叫了出来,问他是不是愿意换个地方继续比赛,马保国一口答应。
商量完换地方比赛的细节之后,有几个媒体找寻过来,面对镜头,马保国有些兴奋,他评价雷雷只会推手,不会接手,他可以唱着歌破裸绞,还有展示自己手掌上的太极球,都发生在这个时间。由于下面还要比赛,马保国也答应我比赛之后接受采访,这个时段的采访,我只简单问了几句就和我的同事一起去了东华大学附近的武馆。
后来的结果大家可能都知道了,马保国到了新的武馆后拒绝了比赛,事实上即便他答应,比赛也无法进行了。因为徐某一直在晓龙拳馆,警方在和他做笔录。直到晚上八点多,全上海的武馆都关门了,他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