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时代来临,硬科技创业迎来大风口。硬科技指以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光电芯片、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区别于以互联网模式创新为主的软科技,硬科技需要长期研发、持续积累才能形成原创技术,具有极高的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难以被复制和模仿。
硬科技创业人才主要集中于国内外顶尖高校,北京大学作为国内最高学府孕育了一批优秀的科创生产力。
9月8日,“燕园情 雄芯志·北大校友科创高峰论坛”于北京北辰洲际酒店召开,本届论坛由燕缘雄芯主办,北大新世纪集团、久友资本、INKO应科公关咨询联合协办。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北京大学信科院原党委书记郭瑛、北大国重实验室主任陈章渊、傲科光电子董事长商松泉、飞芯电子CEO雷述宇、知存科技CEO王绍迪、北极光创投董事总经理杨磊和久友资本董事长、燕缘雄芯平台发起人李阳等杰出校友为大会发表了致辞和主题演讲,现场参会校友近500人。
发挥燕缘雄芯平台价值,连接北大校友助力科创
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
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校长在大会致辞中称,中国正迎来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经济上必须要搞上去,就需要经济转型。科技创新是现代经济转型的动力。北京大学作为中国一流综合大学,应该在新的科创时代里走在前面。发挥北大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
“我希望从今天成立一个联盟,对中国的科技发展能够作出突出贡献,这样才不无愧于我们是北京大学的学子。”
王义遒认为,信息技术根本上是从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里诞生,要攻克卡脖子技术,关键还是要发展基础研究。而基础研究的创新突破一定要有思想碰撞,燕缘雄芯这样一个北大校友组织的平台,为创新提供了重要的交流空间。
北大信科院原党委书记郭瑛
北大信科院原党委书记郭瑛称,燕缘雄芯平台要整合起北大的校友资源,发挥平台的连接作用,干的实、干得好,在中国下一步战略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光互连的世界正在爆发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数据大爆炸,通信世界正在从电时代全面迈向光时代。
北大国重实验室主要研究光传输与光网络、光传感与信号处理、光电子器件与集成,核心是光电子芯片,可应用于海缆、洲际、星际通讯一直到干线、芯片间,也可应用于数据中心、导航感知等。
北大信科院教授、国重实验室主任陈章渊
北大信科院教授、国重实验室主任陈章渊介绍,近年来光通信已有两个转变:第一,过去用分离器件搭一个大系统现在变成了一个芯片;第二,光通讯过去主要是运营商在用,非常贵,这几年开始进入消费类市场,成本变低。这两个转变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首先,随着数据中心流量在按指数级增长,2018年以太网已完成400G的标准化,意味着数据中心很快会有400G的商用模块。现在市场大批量在用的是还是100G、40G光模块,从40G到400G,是一个巨大的升级需求。
其次,随着VR、虚拟现实的发展,多媒体数据传输从HDMI 2.0的18G正走向8K高清2.1的48G、96G甚至192G,这在消费市场带来了有线光缆发展的必然趋势。据了解,中国一年大概产80亿根多媒体线缆,大部分供给国外。
第三,在芯片上,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需要大量计算,计算能力越来越强,但输入输出能力却没有跟上来。从功耗来看,输出输入功耗已快逼近整个IC功耗,逼近电的极限,光通信成为解决电极限的必然趋势。
陈章渊称,通过大带宽的光链路,把光和电集成在一个芯片上是目前光互连的主要技术思路。据了解,集成光电子有两种常见方式,一种是用III-V族材料磷化铟、生化铗,另一种是用半导体工业里面用的硅。陈章渊预测到2025年,芯片间或芯片内集成光子将成为可能。
科创时代,科研成果如何落地?
校友共话:把握科创时代,落地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