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月10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揭晓了2019年度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黄旭华和曾庆存,一位是现年95岁的核潜艇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一位是现年84岁国际著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每人获得8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黄旭华是新中国自主研制核潜艇第一代总设计师,隐姓埋名三十年,将核动力和水滴艇体相结合,研制出世界上最先进、也是难度最大的水滴线型核动力潜艇(据新华社)。在去年国庆节前夕,黄旭华登上人民大会堂的奖台,和屠呦呦、袁隆平等人一道,成为被颁授“共和国勋章”的八位杰出人士之一。
曾庆存是中国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知名度的气象科学家,早在上世纪50年代,即进入气象科学领域,成为中国气象学承前启后的关键科学家之一。在气象遥感卫星研究和数值天气预报两方面均有创建 ,尤其是后者,由他首创的“半隐式差分法”,至今仍是世界天气和气候数值模式的核心技术之一,现在也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成为当代超级计算的主流算法之一。
此前曾庆存院士接受了网易科技《科学大师》栏目的科学家专访,他向记者详细讲述和回顾了他的科学历程、专业发展状况,并分享了自己的科研心得,甚至就公众关心的相关气象问题进行了科普。曾院士有和其他科学家一样的科学严谨和细致认真,交给他确认的采访稿,他用电脑打出来,逐字逐句地提笔加以修订。
曾庆存介绍,中国的气象科研水平有某些方面已经可以与美、欧等国家齐平。现在欧盟、美国、中国三家共同组成了世界气象组织主导的世界气象卫星监测网,对全球气象进行全天候监测,这些数据信息可供给全世界使用。他还说,我国气象事业整体蒸蒸日上,是世界一流的,没有必要自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开放初期的1988年,时任国家领导人高屋建瓴地提出这一论断,如今已过去三十年了。科学技术对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性地位,随着今年的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得尤其明显。这是一个科技竞争的时代,没有科学家,不重视科学家,很难有一个良好的未来。
在《科学大师》记者采访和接触过诸多科学家之后,亦深感中国存在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一向不为公众所知,不为大众舆论所关注,他们不是什么明星,朴实无华,埋头干事,甘于寂寞。他们身上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为人处世、乃至价值理念,如同金子一般隐隐闪烁着,有待人们去开掘和发现,他们可谓是真正的“真金白银”式的“宝贝”,是于无声处的脊梁。
科学强则国家强,向默默低头干实事、几十年乃至一辈子为科研事业抛洒心血的科学家们致敬!
以下是网易科技独家专访曾庆存院士全文:
采写|章剑锋 彭丽慧
出品| 网易科技《科学大师》栏目(ID:tech_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