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科学 >

音乐市场变天了

2020-07-06 09:12 来源:杨园三居 浏览:

过去 20 年,听音乐给普通消费者和资本市场带来了颠覆性的体验和丰厚的商业回报。但是随着 00 后的崛起,听歌很难在满足 Z 世代的消费习惯,市场空间逐渐见顶、竞争内卷化的听歌市场,也同样难以满足巨头们的胃口。

音乐市场变天了

在这场有关音乐的「无限游戏」中,阿里推出「唱鸭」瞄准 00 后市场,音乐狂人丁磊入驻「音街」继续拓展网易的音乐版图,唱吧也寻求年轻化,用欧阳娜娜代言了「猫爪弹唱」,面向「Z 世代」的在线 K 歌市场,竞争正在变得白热化。

手机 K 歌不是全新赛道,在移动互联网的草莽年代,「唱吧」以及「全民 K 歌」将线下的卡拉 OK 搬到线上,完成了手机 K 歌的早期用户启蒙,也积累了数量可观的用户群体。

音乐市场变天了

不过数量庞大的 00 后给这个赛道带来了新变量——他们对新事物有更强的接受能力,也有更强的自我表达和展示欲望。

巨头们迅速跟进,2019 年阿里推出弹唱音乐社区「唱鸭」,最新数据显示,唱鸭的用户量已经破千万,其中「95 后」占比超过 90%;字节跳动 2019 年 11 月注册「抖唱」商标,据传将以 K 歌小程序形式上线抖音;网易云音乐在 2020 年 6 月正式发布独立 K 歌 App「音街」,同样瞄准年轻人市场。

从听歌到唱歌,用户从被动接收到主动参与,新十年的「我为歌狂」竞逐拉开帷幕。

01 音乐呼唤新故事

回顾过去近 10 年的网络音乐战场,其实争夺的焦点一直都只有一个,版权。

在 PC 互联网时代,网上还能够很容易地下载到各类盗版资源,平台和用户对于版权也没有太多概念,而随着整个消费侧的线上迁移,版权也开始变成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010 年「剑网行动」在全国启动,网络版权环境开始得到改善,后来以 2015 年一系列政策文件出台作为分水岭,腾讯、网易还有阿里等多家巨头纷纷下场,音乐版权领域开始了近乎疯狂的价格战时代。

据腾讯新闻报道,行业统计数据显示,到 2019 年幸存下来的音乐平台的版权成本,较 2013 年以来飙升了 50 多倍——2017 年,TME 以 3.5 亿美元现金加 1 亿美元股权才签下环球音乐独家合作,而在此之前,环球的版权价位在三四千万美金。

手握核心资源的「三大」躺着赚钱,而数字音乐平台依靠单纯的歌曲收费和会员费用,已经很难覆盖日渐高昂的版权成本。网易 CEO 丁磊在最近几个季度的业绩说明会上,多次表态希望音乐版权费用回归理性。

这样的情况下,尽管中国互联网人的也在数字音乐领域不断寻求创新,比如像网易云音乐靠「评论」和「歌单」文化打造差异调性,像一度走红的「音遇」将唱歌与游戏体验相结合。

但是说到底,这些努力仍然集中在音乐的前端消费,并没有跳脱出版权的大框架,解决音乐内容生产的问题。换言之,用户在这些 App 上,核心仍然是在消费内容,而不是创作内容,没有改变供给侧绝对卖方市场的现状。

作为对比,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出现,让原本的内容消费者群体,也拥有了内容创作的能力,也因此重构了新的链条,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从这个角度来看,音乐领域想要出现类似的故事,也应该是要让更多人能够以较低的门槛,把音乐「玩起来」,从而给内容供给注入新的活力。

02 「玩音乐」才能抓住年轻人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这批有意愿「玩音乐」的用户群体,并没有让市场等待太久。

随着 95 后、00 后们的成熟,这个数量逾 2.6 亿的庞大群体也掀起了音乐市场新一轮的变革。

不满足于被动的接收音乐,年轻的用户还需要互动与创造。

数据来源:比达咨询

根据比达咨询的《2019 年度 95 后用户 K 歌洞察报告》,2019 年在线 K 歌用户规模已经超过 3 亿,并且仍然在保持稳定增长。

在 K 歌用户的年龄段分布之中,呈现出「越年轻,越爱 K」的态势,95 后以 35.2% 的份额占据绝对主力。

同时,95 后使用 K 歌 App 的主要需求中,「可以改编自创」和「社交互动强」成为选择 App 最重要的两个影响因素,相较而言,受到版权影响的「曲库丰富」只排在了第四位。

在比达咨询的数据中,唱鸭 25 岁以下用户占比超过 8 成,在 95 后用户中的渗透率也仅次于全民 K 歌。

在这款产品的核心功能「弹唱」中,用户可以通过不同颜色和位置的图示,在不会任何乐器的情况下实现自弹自唱,并且自己 DIY 添加和声、鼓点伴奏等音轨,完成对歌曲片段的二次创作。同时在社区中,用户也可以在其他人的作品上进行再次协作「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