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科学 >

闫德仁研究员:防沙治沙实用技术研究与展望

2020-04-08 09:09 来源:杨园三居 浏览: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防沙治沙工程建设中利用沙障固定流动沙地是最关键、最有效的措施。本文从多角度论述了流动沙地治理相关问题及技术模式,并提出未来防沙治沙技术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流动沙地;沙障;技术途径;固沙;模式

闫德仁研究员:防沙治沙实用技术研究与展望

  沙漠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发展及其演变过程和人类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的兴衰,古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衰落,各大沙漠中的诸多古城遗址、文化遗存,以及饥饿、贫穷、战争等一系列问题都和沙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某种意义讲,沙漠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国是受土地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60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沙区群众的共同参与下,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沙治沙工程建设,并有效地防止了区域沙漠化土地扩展的趋势,实现了荒漠化和沙漠化土地的“双减少”。5年间(2009-2014)荒漠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1980平方公里,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成效明显的良好态势。

  一、防沙治沙技术途径

  防沙治沙技术包含着固沙和治沙两方面的含义。其中,固沙是使流沙固定不再移动,突出的是固定流沙;而治沙是指治理沙漠化或沙化土地,突出的是治理沙漠化或沙化土地的过程,所以,治沙技术包括了固沙技术的内涵,但又不仅限于固定流沙,也可以在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进行造林、种草、合理开发利用等过程。因此,沙漠化土地或沙化土地治理的关键技术就是利用风和沙的辨证规律,控制风蚀、积沙过程。

  1.1沙漠化土地治理区域

  沙漠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所有沙漠都能够得到或需要治理。因此,科学划分治理区域非常重要。在系统研究风沙运行规律和沙地、沙漠自然属性基础上,在沙地或沙漠边缘地带,且水资源相对丰富、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严重影响的沙漠腹地的局部区域开展适度治理和科学利用,不是治理浩瀚的沙漠,更不是要消灭沙漠,也不能向沙漠索取过多资源,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1.2沙漠化土地治理原则

  生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科学治理、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合理布局,以水资源承载力为基础,适度治理,构建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生态安全体系,自然恢复与人工促进相结合,强化生态系统自然修复功能,突出重点,分区施策,综合治理,构筑防沙治沙体系,防止沙化土地扩展。

  1.3沙漠化土地治理程度

  治理沙漠化土地不是要消灭沙漠,而是把沙漠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活动,不会对沙漠外围造成明显的危害。因此在防沙治沙工程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区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并根据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适度治理。所谓适度治理是指沙漠环境中水资源最多能够承载的植被覆盖度。例如,在半干旱区控制风沙危害的适宜植被盖度是40-60%,在亚湿润干旱区是60%及其以上,在干旱地区是30%及其以下。通常,沙漠化土地治理面积控制在总面积的1/3左右。

闫德仁研究员:防沙治沙实用技术研究与展望



PLA 沙袋沙障固沙成效

  二、流动沙地治理技术

  在防沙治沙工程建设中固定流动沙丘(地)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而设置沙障又是最关键、最有效的流动沙丘固定技术措施。

  2.1机械沙障

  机械沙障也称沙障、风障,是指利用各种固体材料在流动沙地表面设置的不同规格的障蔽物,其目的是控制风沙流的方向、结构、风蚀积沙状态,消减风速,改变风的作用力及地貌状况,保护流沙环境下植物的成活和正常生长。

  2.1.1植物材料沙障

  所谓植物材料沙障是指利用没有生命活力的植物体设置的沙障,并根据其设置方式归纳如下。

  直压式沙障:通常所说的草方格沙障,沙障材料主要是稻草、禾草等软体植物材料。

  插入式沙障:主要是利用沙区丰富的黄柳、沙柳等灌木枝条设置的沙障。

  直埋式沙障:主要是利用芦苇、蒲草或黄柳、沙柳等灌木枝条设置的沙障。

  平铺式沙障:主要是利用芦苇、蒲草、农作物秸杆、乔灌木枝条等植物材料平铺在沙面上。

  2.1.2粘土、砾石等材料沙障

  主要是利用粘土、砾石等非植物材料平铺在沙面上。

  2.1.3机械-生物活体复合沙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