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83岁的杨炳林,每天花3小时打电子游戏,20年来玩过的游戏超500种。如果他是年轻人,那上不了新闻。因为老年人打电游被看作“童心未泯”,似乎脑子不太正常。
前几天西安“炉石”(一种讲究策略的卡牌游戏)比赛,有位60岁的玩家出场,战胜23岁的对手,被网友热捧。其实看看电视播出的“斗地主”大赛,60岁的玩家再平常不过,绝不会有人啧啧称奇。我们对老年人娱乐的印象是刻板的,不合理的。
一个人喜欢玩什么,主要是机缘巧合。我们习惯看到老人钓鱼、练书法、打太极,不意味着老人就适合钓鱼而非打电游。就好像四川老人打麻将的多,打桥牌的少,不意味着桥牌不适合四川老人。
我们很少看见老年人打电游,是因为电子游戏普及才十几年,这拨人没赶上而已。我认识几位老棋手,喜欢在网上下象棋和围棋,因为胜负可积分,可匹配水平相似的对手。也有不少老人学会了线上打麻将。对着屏幕游戏,不是年轻人才感兴趣。只要有机会接触,都会入迷。
中国一些俄罗斯方块的老玩家,是从 1990年代初玩到了现在,只是因为接触电脑比较早。他们玩俄罗斯方块,是因为大多使用的是单位电脑,装的游戏不能大,也不能花哨。“连连看”等小游戏受到一些老年人喜爱,也是类似原因。
杨炳林之所以成为为数不多的玩PlayStation(一款流行的电视游戏机)的老头,是因为他1980年代就开始玩电脑,退休前是研究所所长,爱好鼓捣电器——20多年前就买了摄像机给家里拍视频。可见他打电游,不过是领先了时代一步。
等20年后,习惯了电子游戏的一代人变老,电游必然会取代遛鸟打太极,成为退休生活的标配。
据报道,杨炳林每天早起打乒乓球,还买菜、散步,电游只是爱好之一。他说:打电游和打乒乓球一样是为了锻炼;喜欢玩冒险的射击类游戏,是因为那可以随时让人保持专注,还要动脑筋想如何过关,能锻炼脑力。
瑞典有一支CS(一种经典枪战游戏)战队,叫“银色狙击手”,三男两女,平均年龄超过70岁,照片上看,个个英姿飒爽。老年人反应变慢,不可能攀登电子竞技顶峰,但也因此,电游对老年人更具养生效果。有些电游需要手眼配合,有些需要冥思苦想,或随机应变,它们刺激大脑,不分年龄都会受益。
以上说的电游,指的不是被称作“电子鸦片”的网游。流行的各种“酷炫”游戏,几乎没老年玩家,主要因为它们是面向低龄人口的,审美、节奏、台本的设计完全没考虑老年人。这与其说是老年人被电游世界边缘化,不如说电游世界自我边缘化。要知道,哪天社会对老年人打电游习以为常,电子游戏才能撕去“低幼”的标签,获得应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