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气象学是指大气层内各层大气运动的规律、对流层内发生的天气现象和地面上旱涝冷暖的分布等,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都在气象学的研究范畴之内。由于气象变化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对各行各业均有着广泛的影响,气象学家肩负的责任与压力也就可想而知。
作为我国著名气象学家、新中国水文气象交叉学科的创建与开拓者之一,章淹教授将一生的光阴和心血都奉献给了挚爱的气象事业,在世界性难题——暴雨预报领域、水文气象学和减灾方面均作出了突出贡献。
气象科学的探索者
今年已届九旬高龄的章淹教授是浙江省上虞县人。曾任北京气象学院研究生部教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协常委、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兼天气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水利学会理事兼水文气象学委员会第一、二届主任,北京气象学会十三~十五届理事长、北京市减灾协会第一届副会长、长江三峡防洪专家,国际动力气象学会中尺度(精细)气象委员、世界银行援建水库安全委员等职务。自1947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大-清华大学气象系以来,她从事暴雨理论与应用开发的教学和科研超过了六十载,还曾为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天气预报员。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当时,我国大量兴起的水利建设及长江三峡等重大工程所特需的暴雨数量化预报,以及当时国内外尚没有先例的气象保障问题等展开研究是气象学界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20世纪50年代,章淹率先开始对长江三峡及葛洲坝工程建设等特需的多种暴雨预报进行研究,提高了工程建设安全、预报精度和防洪预见期延长等,相关成果为国际所瞩目。1958年,她提出了我国首次客观化的大范围定量降水数值预报,在《建国十年成就评价》中被称为“我国数值降水预报”的开端,并发表《降水客观预报》综论上、中、下三篇,改革当时通行的定性降水经验性预报。
20世纪50年代后期,章淹还针对气象观测站的工作提出了改革。在大量科研数据和对国内外相关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她曾为长江三峡坝区以上沿江七省的广大气象台站举办讲习班,促进了当时按照国际规定原本不作“预报”的观测台站研发预报,充分发挥了他们广泛的“当地预报”优势,开创了我国气象台站增设预报业务的先河。同时也加强了雨洪气象预报集体能力与水准的提高,在三峡建设的湖北陆水坝试点工程中得到应用,初步取得了减灾兴利效益。
章淹教授的这一成果于1959年获得全国三峡科研大会表彰。在推广此项预报中她主持的“太平洋高压与降水”研究也在1978年获得了全国科技大会奖。进入60年代以后,在当时简陋的条件下,章淹又与同事一道,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开创了我国降水的精细研究。那时候,她设计并主持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华东)中尺度精细气象科研实验基地,发现了众多国内外当时尚未揭露的科研现象,从而在1963年首次通过合作提出了雷雨风暴的精细化预报。章教授并主编了我国第一部《中小天气系统(精细)研究试验论文集》,及《中尺度天气分析》专著各一本出版。70年代后期她参加和指导我国第一个(湘中)精细气象基地的工作;1979年她设计并主持我国首次“暴雨临近精细预报与联防”在我国第二个(湘中)精细气象基地实验,对保护两个中型水库及大批民众安全等做出贡献,获湖南省政府重大科技成果奖;她与湘中基地(1976-1983)工作者合著并主笔的《中尺度暴雨分析的预报》于1988年出版,为我国首部系统论述中国精细暴雨科研与实践成果专著。有关成果曾在海盐生产及特大暴雨移植与水库安防等推广应用。
开拓专业研究新领域
暴雨是我国广泛多发多变,而且影响重大的一种强天气现象。不单单是传统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乃至军事领域,暴雨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影响,然而其形成和变化机理等至今尚未完全探明。国际上不少学者将暴雨称为“气象癌症”,这也导致了关于暴雨的预报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为有效解决暴雨带来的灾害影响及相关问题,1976年后,章淹教授与同事们开展了和江淮气象台站等的合作,深度展开我国暴雨重点疑难问题的研究。在此研究过程中,她创造性地提出一种在暴雨发生前,增强检测与计算其相关影响因素——大气物理参变数的“暴雨诊断预报方法”(包括应急方案),并推动合肥、上海等区域中心气象台将算出的大气物理量传输给地方台站,以便于广大一线台站使用和改进提高。由此,在临近预报、1991年等多次江淮大洪水期以及是否分洪、炸坝等重大紧急事件中应用。很多地方台站在此项预报服务工作中获奖。同时,通过各地大量实例的诊断预报和相应数据积累,也增进了对多样性暴雨不同成因的揭示,为提升暴雨预报的理论基础、改进外推预报与准确水平作出了较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