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一端连接学生,一端连接着民族的未来,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在今年举行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
“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这一声声振聋发聩的号角不仅要求高校自上而下从理念和举措上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更是倒逼一线课堂的教学工作及效果要有质的提升。
灌输式转变为汲取式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
2012年,在北京大学本科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会议上,时任学校常务副校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代表学校提出开展大班授课和小班研讨相结合的“小班课教学”试点工作,自当年秋季学期始,“小班课教学”一直延续至今,也成为各高校研讨学习的一个范本。这种模式一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使学生能够在以问题导向的讨论中,主动地汲取知识,老师在其中的作用则是引导和辅助,通过启发式教学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北大物理学院的量子力学小班讨论课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性课程。
“如果完全靠老师来讲,那就是一种失败。”北大物理学院教授马伯强以学期的第一堂小班课为例介绍说,他通常会给学生提供两篇学术观点不同的科幻小说,请同学们依次讲述、总结两篇小说的观点,指出其中的冲突。最后,学生们可以通过辩论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看法,逐步形成对量子力学的认知,而不是让老师直接告诉学生量子力学是什么。
“学生讲的不见得处处都是准确的,但要鼓励他们去讲,不要点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觉得有问题的地方可以告诉学生下次可以再讲一次,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深入认识。”马伯强说,尽管这个课程自己已经教了七年,但每次学生针对各个专题准备的细节知识都会令他有耳目一新的认知。
对此,有学者提出了老师和学生是互为学习者和助学者的“学习共同体”的观念,老师可能成为学习者,学生也可能成为助学者,双方共同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张军认为,学习共同体的理念也让高校对教学模式、课堂文化以及管理模式都有了一个重新的思考。他介绍,西北工业大学多年来形成了“以学生为根、以育人为本、以学者为要、以学术为魂、以责任为重”的教育理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学生为根’,想不明白的回到这个根上,即是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考量,那很多事情就想明白了。”
张军认为,教学模式要由传统的教室、教师、教材的“三教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习、学绩的“三学中心”,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而“学”则首先要改变管理模式,“通过学业指导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而不是我们认为什么是适合学生的”。
开启课程这一“黑匣子”
如何评估仍是难点
“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仅一人选修的课程,该不该开设,‘金课’、‘水课’里面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对课程的评估就是一个难点。有人说,课程本身就像一个‘黑匣子’,对于高校来说,最重要的是过程评估。”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梅锦春说。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要求各高校要认真查找课堂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严管、严抓教学秩序,同时,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
目前,不少高校对课堂质量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学生评教来进行的,然而,学生的评教结果真的能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吗?梅锦春认为,“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还不够充分的情况下,评测中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会比较大,水课往往会排名靠前。”所以南京理工大学一直要求学院不要把学生评价结果作为对教师的职称晋升和奖励方面的唯一指标或重要指标,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参考。
在“双一流”建设中,南京大学着力打造优质课程的总体原则是扬优、支重、扶新、去莠,扬优就是褒扬优秀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支重是支持重点基础课程,扶新是培育各类新型教改课程,去莠是淘汰连续差评课程。南京大学教务处处长徐骏介绍说,“去莠会有预警机制,每学期评分在倒数5%-10%的话,学校会给相关学院预警,连续三学期或三年都排名靠后的话,学校的督导就会介入听课,其实,有的教师评分低可能是因为老师严等原因,不一定是因为教学水平低,如果确实有问题,学校就会给予黄牌警告,继续差评就会停课。”徐骏认为,其实很多教师也是有情怀的,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有自身的责任感,有了警示之后也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