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期待冷门专业毕业生就业不“冷”

2020-07-22 09:38 来源:杨园三居 浏览:

  如果你大学读的专业很冷门,毕业时你会怎样选择?

  我所学的专业是动物医学。每年毕业季,我们学院都会有60%左右的同学选择考研或者考公务员,剩下的近40%中,有些同学决定转行,在招聘会里寻找一些专业不限的岗位。另外一些则通过农业类企业招聘技术人员,去畜禽厂或者宠物医院工作。

  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不意味着可以发挥所长。

  除了一些一二线大城市,很多城市的宠物医院数量非常有限,医疗水平较为滞后,而宠物医疗行业收费较高,导致病例较少,宠物医院内部的工作人员也基本达到饱和。即新人使通过考核后入职,每天负责的也几乎都是清洁岗位。学校里教授的大部分都是理论知识,毕业后的前两年正是提高实践能力的黄金期。一些应届毕业生因为“无事可做”,每天只能在“扫屎遛狗”中蹉跎光阴。即便遇上几个病例,能上手实践学习的机会也不多,提升自己动手操作能力的道路很漫长。新人的薪资待遇也不容乐观,即使是在一线城市,工资也相对较低。这样的状况需要持续两三年,从助理成为医生后才会有所好转。

  “专业留不住人”这样的问题并不仅仅出现在我们专业上。冷门行业的就业问题,总在困扰着一部分学生。

  综艺节目《声入人心》里,就有选手曾说过音乐剧、美声专业的就业情况。大众对美声唱法的关注度降低,导致“台上演的和底下看的都是自己人”,能演的剧目越来越少。而知名的舞团或者剧院,每年一般只会招收一到两个人。但行内竞争人数再少,也敌不过演出更少。解决温饱都是问题,便只能选择转行。

  另外,像生物科学、生物工程等相关专业,工作岗位对专业水平要求非常高,一些学习该专业的同学不得不选择考研。而即使是获得较高学位后,岗位竞争依然十分激烈,依旧有一些同学存在就业困难的问题。

  我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定期调查冷门专业的就业率和转行比例,为高校专业设置和招生比例提供参考,同时根据调查结果,限定一些专业的招生人数。一些专业的人才在市场上可能需求较小,对口的岗位较少,那么开设了此类专业的高校便可以适当减少专业的招收人数。不得不承认一些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对一些专业了解较少,选择专业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如果能在源头上减少一些冷门行业的招考比例,也许可以避免“供”大于“求”。

  在学校的专业课学习上,在维持当下理论知识的学习架构下,建议高校增设更多的实验课程,提高相关专业大学生的整体实践动手能力。同时,有关教育部门在审核评估高校的对实操要求高的专业时,可以加重“实验课程水平”“学生实践质量”占总体教学评估的比重,提高这方面的审核标准,督促高校更加重视学生实验课程的学习,真正锻炼实践能力。在高校内提前“还原”社会对该行业的需求,缩短“高校”与“社会”间的鸿沟,让应届大学生们进入到相关岗位时能够尽快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