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移动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数字阅读和网络购书的冲击,校园实体书店的发展不容乐观。近一段时间内,北大校园内的汉学书店、博雅书店、野草书店纷纷搬离,复旦大学周边的庆云书店等停业休息,更多的校园实体书店则是“门前冷落鞍马稀”。
然而,校园实体书店的这种凄凉状况将很快得到改变。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要求,进一步支持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建设和健康发展。7月24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各高校应至少有一所图书经营品种、规模与本校特点相适应的校园实体书店,没有的应尽快补建。
政策倾斜缓解校园书店的困境
入伏的北京湿热难耐,一点儿室外活动便是汗流浃背,但北京语言大学梧桐书坊经理程洲这几天很兴奋。“《意见》发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把校园书店建设由‘书店的事’升级为‘学校的事’了。以前,校园书店虽然一直在‘书店圈’里是有思想、有特色、有风格的一个类型,但是具体到一个校园书店,无论它在书店圈影响多大,它在所在高校里面,都只是个不起眼的角色,不可能进入高校最高决策层的讨论范围。”程洲说。
《意见》明确,各高校要将校园实体书店纳入校园建设总体规划,综合考虑校园面积、功能分区、人流分布、交通便捷等因素,为校园实体书店提供规模适度、位置适当的经营空间。大学城和高教园区所在地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统筹规划所辖区域校园实体书店的布局,鼓励资源共享。
对此,程洲认为,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有了教育部的重视,学校将要协调宣传、财务、后勤、出版社等各个部门共同来做这件事情。各高校的校园实体书店必然会迎来突破性的快速发展。
中央民族大学团结书社书店经理曹红玉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此前,为使校园资产增值,很多高校将资产统一管理,在土地招标、租金管理上将高校书店与其他商业店铺一视同仁。租金逐年增长,让此前主要依靠卖书盈利的高校书店大多经营困难。”
他表示,《意见》的发布将全面带动校园书店的发展和建设,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能缓解校园书店面临的多方面困境。
2020年底将涌现一大批“校园智慧书店”
“如今,中国的‘千禧后’们已经逐年步入高校。他们的阅读习惯深受互联网影响,但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校园书店的责任越大。校园书店有责任成为大学生们的精神乐园。”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赵秀琴说。
她表示,中央民族大学团结书社将按照《意见》要求,与图书馆、后勤服务实体进一步加强合作,将图书展示、阅读、销售与学生生活服务深度融合,共同打造校园书香生活环境。同时,还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订店取”等形式的图书配送业务,力争建成中央民族大学的“校园智慧书店”。
根据《意见》,将支持校园实体书店积极应对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阅读和网购图书的冲击,在发挥实体书店不可替代的空间优势的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拓展网络发行销售业务,推动实体书店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订店送”和“网订店取”等形式的图书配送业务,实现线上线下精准对接、融合经营、协调发展;鼓励实体书店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增强店面展示功能。力争到2020年底,在全国范围打造一批独具高校特色的“校园智慧书店”。
程洲表示,根据《意见》规定,学校将会有进一步的举措帮助书店发展。希望在场地、硬件和管理上得到学校更多的支持和引导。同时也会努力发挥自身优势,承担学校的党建宣传、学生活动、文化沙龙等工作,为学校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意见》的出台,也让出版社积极布局未来销售网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销售部主任、明德书店负责人之一的律蕴哲说:“我们要把握好这个契机,布局设立更多的校园书店,同时对已有书店做产业升级,按照《意见》要求,打造智慧书店,更好地发挥校园书店的功能,提升服务水平。”
“专、精、特、新”是发展方向
《意见》强调,各高校应至少有一所图书经营品种、规模与本校特点相适应的校园实体书店,没有的应尽快补建,基本形成全国高校校园实体书店的发展与全社会实体书店的总体布局、服务功能相匹配,主业突出、各具特色、多元经营的良好格局,更好地满足高校校园日益增长的多样文化需求。《意见》还强调,鼓励校园实体书店针对本校学科专业特点和师生实际需求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强化专业、特色服务,做精做大细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