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对于一个地处西部的少数民族山区乡镇来说,会发生多大的改变?
2009年,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乡采访时,当地的村寨里流传着这样的歌谣:“男孩读书,女孩喂猪,如果让女孩读书,不如家里养一头老母猪。”
当城里的孩子为中考能不能上名校而烦恼时,一些山里的贫困女童却在为会不会被催着嫁人,能不能继续念书而发愁。
如今,随着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这些大山里的孩子终于不用重复父母的命运,可以安心地在校园里求学了。
近日,记者到隆林县德峨镇(2012年撤乡建镇)回访,明显感受到这些年国家教育投入和相关政策给乡村教育带来的巨大改变。德峨镇初级中学(原名德峨中学,2012年更名)的办学条件好了,男女生比例相对平衡了,在校生规模扩大了,但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问题给当地教育带来的冲击也日益突出。
“读书有用论”让这所乡镇中学的人数一直在上升
走进德峨镇初级中学,记者看到环形跑道、篮球场、排球场、气排球场等体育设施一应俱全,中午吃完饭后,学生们很快占满了各个运动场地,欢快地进行着各种球类运动。新修的教学楼,每间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学设备,还联通了宽带,使教学办公实现了网络化。
尽管很多地区都有农村家长将子女带到打工所在地或是送去县城上学的现象,但德峨镇初级中学的生源却在这些年一直保持上升趋势,在校生人数从10年前的560多人增长到目前的1400多人。
在该校校长杨进文看来,出现这一变化,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
10年前,记者来到这所学校采访时,这个位于偏远山区的乡镇中学不仅辍学率高,而且男女比例不平衡。当时,村寨里外出打工的人并不多,不少当地人的传统观念依旧根深蒂固——因为家业田产传男不传女,所以大部分村民认为女孩读书无用,应该早点嫁人生娃。
为了提高当地少数民族贫困女童的入学率,鼓励贫困家庭送女童上学,这所学校从2007年开始通过爱心人士捐助和学校筹措资金,陆续开办了95班、96班两个少数民族女子班,不但免收少数民族贫困女童的学杂费、住宿费,还定期向她们发放生活补助。
时任德峨中学的校长黄仕峰介绍说,学校在开办女子班之前,女生人数很少,不到全校学生的20%。女子班开办后,学校女生人数达178人,占学生总数的31.6%。
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隆林县被列入国家试点。每生每天3元的营养膳食补助,让不少贫困生吃得比家里还好,“家长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高涨。”杨进文说。
从2012年开始,随着当地全面推行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德峨中学的少数民族女子班停办了。
女子班举办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改变了不少贫困女童的人生轨迹——德峨镇德峨村的杨兰是寨子里的第一个女大学生,她从桂林一所高校的师范专业毕业后,回到隆林中学担任语文老师;德峨镇夏家湾村的魏晓云,更是以一个大山里的姑娘,考到了万里之外的美国一所高校学习财经专业,成为当地人的骄傲。
随着当地人外出打工越来越多,家长也逐渐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送女孩子上学,从过去少部分有见识家长的行为,慢慢成为当地村民的普遍选择。现在德峨镇初级中学在校生1435人,女生有600多人,占了四成多。
留守一代奋斗精神的消失让人担忧
在隆林县,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各个乡镇里的留守儿童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在年轻父母走出大山,使家庭的经济状况迅速得到改善的同时,留守在家的孩子却要面对很多难以名状的成长伤痛,当地的学校教育也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今年2月,教育专业学生覃莉(化名)回到家乡德峨镇的一所村小顶岗实习。一天,她在给五年级学生上课时,突然一辆大卡车从窗外飞驰而过,充满好奇心的孩子纷纷把头伸出窗外,一名男生大声说“静静的妈妈去打工了”,并用手指着那个小女孩。
让覃莉感到有些震惊的是,对于妈妈的离开,静静并没有任何伤心难过的表情,只是呆呆地坐在那里。
下课后,覃莉找她谈心,问她:“妈妈出去打工了,你想妈妈吗?你要是有什么话想对她说,可以用老师的手机跟妈妈聊天。”小女孩回答:“我不想,我不好意思跟妈妈讲话,我害羞,我也不知道跟她说什么,我从来不会主动跟她讲话。”
覃莉了解到,静静1岁时,她的父母就去广东打工,父母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