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少年好友渐行渐远,成年人身边多是“友好熟人”?

2020-06-22 09:47 来源:杨园三居 浏览:

  随着年纪增长,和曾经的好朋友越来越远了,而身边那些可以偶尔聊天、一起吃饭的“友好的熟人”,好像也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朋友”?一则有关“成年人友情”的热帖引发网友共鸣,我们请到南京五中心理专家杨静平和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为我们解读。

  为什么大家总是对少年友情念念不忘?

  少年友情多与地缘有关,比如邻居、同学。这个时期的友情希望通过对话被聆听,在悲伤、沮丧的时候被理解,主要是因为刚开始适应社会,通过寻找友情完成社会性,完成自我成长。随着逐渐成长,把对父母和老师的需求逐渐放在同龄人身上。友情是青春期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鲁迅心目中的少年闰土,借此来摆脱孤独,发现自我。因此,少年友情尤其可贵。

  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像是一朵盛开的花。没有阅历,没有经验,没有城府,没有伤害。可是,随着个体的成长,人的心智也逐渐成熟,于是就有了“是非对错、远近亲疏”。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让原本那朵盛开的鲜花,慢慢地闭合了。于是就有了成年人所谓的孤独。

  心理学有一种“高原现象”,说人的一生就是不断攀登的过程,年龄越大或者地位越高,就会感到身上的担子越重,继续攀登就需要减压释重或者中途增氧。可是,与人的需求恰恰相反的是,海拔越高的地方,氧气越少,增氧不可能,那就更需要我们有朋友或闺蜜来完成心理释重的过程。年龄大了,负担重了,有了另一半之后生活的重心也变了,心理需求也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不同年龄段对朋友的定义不同的原因。

  拥有更多“友好的熟人”,是成年人一种极其无奈的选择。何谓“友好熟人”?比如工作伙伴、孩子同学的父母等等,你和他们交往的情境是一定的,而不是随意的,你们只是“有理由陪伴彼此”。

  中年人的同学会,寻找的是童年美好的记忆,纯真的感觉;老年人的广场舞,寻找的是当年激情燃烧的感觉。这些,都是在完善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美好。

  成年人的世界可能朋友不多,但友情更稳固?

  调查显示,那些进入成年中期(25-30岁)的人们对友情的定义慢慢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倾向于把友情定义为不是时时刻刻在一起,而是一种“知道ta在那里”的关系。

  比起交到真正亲密的朋友,的确成年人会拥有更多“友好的熟人”。成年人的友情,也需要被看见、被理解的成分,但相比而言,成年人更独立。朋友相处,更强调精神共鸣,两个人在一起有没有话讲。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幼儿园老师在一起要聊得来,关键在于他们关心的话题是否一致。因此,友情也可以在时空折叠的背景下进行,而与地缘的关系不大。

  相见亦无事,别后常忆君。常常大家觉得,老朋友好久不见面,就算在同城也会一两年不见面,但在一起还是很和谐。而恰恰是因为精神共鸣,才会见面。没有条件,也会创造条件见面。

  虽然我们都觉得朋友越来越少,但其实,我们长久拥有的友情反而更加稳固了。

  成年人之间一旦绝交,就不再来往?

  之前网上有篇文章很火,“怎样才能找到,那个让你很舒服的人?”现在大家有各种同学群,大学群、中学群、小学群、研究生群,有时候你会发现,高中同学群就是建群的时候聊了两句,后来一直很沉寂。很多话题谈不来,时过境迁,原本在意的点,关注的焦点都不一样了。

  将少年感情留在心间,若能延续,则是大美。而若大家当下活在不同的精神层面,有人整天忙柴米油盐、孩子上学,可能就是跟邻居、同事聊得来;而有的人会关注一些其他领域的东西,则要用变化的眼光看待友情,不同的人生阶段,需求也不同,当然需要被陪伴、被理解,这是共同点。

  有网友说,年轻的时候一直以为朋友是一辈子的,所以从不跟朋友绝交,不管怎么样都忍耐。年纪大了以后,越来越成熟了以后,才知道没有什么是一辈子的,合则聚不合则散。

  其实少年时期的友情,并不关乎太多原则性的东西。朋友反目的原因往往是具体的、脱离关系本身的,我们很容易为一件小事就冲动绝交,又因为一件小事快速和好。当我们长大成熟,会变得更理性,也会越来越懂得珍惜为数不多的朋友。相互之间不原谅,一定是价值观上有很大冲突。不如相忘于江湖,相信他会过得很好,各自找到新的朋友。

  一点建议

  做一个独立温暖有趣的人

  有人觉得工作之后很难交到知心朋友,其实更重要的是,大家要在成长中不断完成自我统一性:成为一个温暖的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有趣的人,这决定了你能够拥有好的友情。当下大家时间都很宝贵,没有太多时间浪费在一个总是需要向别人倾诉,心理还不成熟的人身上。这不是交流,这是打扰。情感独立的成年人,工作和家庭中遇到问题,能够迅速处理掉,而不是依靠朋友。一个精神独立的人,会把亲子关系、同事关系处理好,从中获得满足。

  同理,让自己变成一个温暖、有趣的人,而不是抱怨、寡淡的人,也会自动拥有更多的朋友,也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