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建构基础教育中国典范

2020-06-22 09:47 来源:杨园三居 浏览:

  建构中国特色教育学

  多年前,我们邀请美国一位知名教授一起研究、探讨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他说,你们的改革不要总是向美国学习、向芬兰学习,不要改着改着、学着学着,结果把中国基础教育的法宝给丢了。这位美国知名教授曾概括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八大法宝,其中谈到中国的教研制度,说我们有教研员、有教研组,有非常独特专业和行之有效的教研制度;还谈到中国的教师培训和研修非常独特,而且卓有成效。

  6年前,我和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德国洪堡大学的本纳教授一起做访谈,在访谈的最后,我请本纳教授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学研究提一条建议。他说,中国正在经历从近代向现代的转型,但是这种转型不能靠“进口”,你们的转型之路要靠你们自己探索,只有中国才能自己走出属于中国的转型之路,创造属于中国自己的转型之路。

  两名外国教授都提醒我们:要带着中国自觉,建构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中国经验和中国典范,自觉为世界基础教育改革做出中国贡献。

  如何展现出中国文化的基因,中国文化的根基,中国文化的命脉?我认为,校长们在总结办学经验,提炼教育思想的时候要把当下的教育思想,办学经验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长河里去定位和表达,这是校长的本分和责任。

  语文教师的职责呢?在中国做语文教师,很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是要在语文课堂上把我们的汉字之美、汉语之美、中国文学之美展现给中国儿童,用《诗经》当中“悠悠我心,青青子衿”和“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的温柔之美,用唐诗中那种“大漠孤烟直”“明月关山笛”的浩瀚壮阔之美打动我们的孩子,击中他们的灵魂。

  如果一个语文老师,教朱自清的《春》和《荷塘月色》的时候,他教授的不仅是怎么写出《春》和《荷塘月色》的,而且还能教朱自清写出的荷塘月色的汉语之美,中国文学之美,对孩子进行中国文学之美的启蒙,这是好的语文老师,他有中国自觉,有文化自觉。

  我也经常提醒我的学生们,作为教育理论研究者,始终要把握一个尺度,我们是在中国做教育研究,怎么直面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瓶颈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建构属于中国的理论,建构中国特色教育学。

  做“正”“大”“光”“明”的教师

  70年的中国基础教育发展,一批优秀教师的涌现,是我们的时代之福,国家之福,是广大教师之福。这些好老师在很多方面极其相似,甚至可以说非常神似。这种神似可以概括为“正大光明”,他们都是正大光明的中国教师和人民教师。

  所谓“正”,他们都有正气,浩然正气,他们的思想中有正气,行动中有正气,言说和表达中有正气。听他们的演讲,我强烈感受到他们的正气何其地充盈、充沛和充实,在很多优秀老师那里,正道就是心中始终装着学生,要教会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最大的宝贝。

  所谓“大”,他们都很大气,他们心中装的不只是教师自己,不只是教材、教参、课标,他们心中装的是学生,装的是儿童,他们眼里不只是自己的学科、自己的教室,自己的校园,他们眼里有国计民生,有我们的中国,有我们的民族文化,在他们心中装的不是育分,而是育人,是人的质量,装的是立德树人。他们有大爱,爱学生,爱教育,爱课堂,爱我们的中国与中华民族,因为有这样的大气大爱,他们有了“大志向”和“大气象”。

  所谓“光”,他们都是自带光芒的明灯。其实,他们自身就是一盏明灯,不仅照亮了自己的生命,也照亮了很多老师的生命。这个光明从哪里来?来自“实”,他们都是实心实意的老师,真实做人,踏实做事,老实做教育。他们的教育人生,是真真实实,踏踏实实,老老实实的教育人生,因为这样的实,他们全身心把生命投入到教育,全身心地用生命去歌唱教育,这样的人有光,这样的人就是明灯。

  所谓“明”,就是明事理,明教育的事理,明生命的事理,明生命成长的事理。“明”从何来?他们都是有强健的精神力,深厚的教育力和强大的学习力,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实践当中阅读、思考、研究和写作,他们身上特别体现了什么叫终身学习,他们就是终身学习的典范和标杆,他们都是正大光明的中国教师和人民教师。

  汇聚各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众所周知,教育是人类各种实践活动中的一种,人类有经济实践、政治实践,还有教育实践,它是独特和不可替代的。在我看来,教育不只是一种实践活动和实践行为,教育也是看问题的尺度,看问题的眼光,如果带着“教育尺度”和“教育眼光”看世界,教育无处不在,它不仅发生在校园、课堂、教室,也发生在机场、飞机、高铁上,发生在博物馆、图书馆、养老院以及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