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可以是从幼儿园开始的,至少在大别山腹地的这个小镇上,这事儿一点儿也不稀奇。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晓天镇,位于毛坦厂镇以南30多公里处。毛坦厂近年因为一所被视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中学而出名,镇上的“陪读经济”方兴未艾。晓天镇的陪读没有邻镇那种争分夺秒送孩子赶考的悲壮,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存在状态。
毕竟,这里不是毛坦厂,尽管当地人大都听说过那个地方。这里的校园里没有高考倒计时牌和励志标语。高考考生挂在嘴上的“一本”和“二本”对此地居民来说还是好几年后才会考虑的事情。它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山区小镇,拥有一所普通的山区小学。
根据晓天中心小学的估算,全校现有的451名学生中,有超过一半学生来自周围偏远的村庄。过去十几年里,散落在农村的教学点陆续撤销,这所全镇最大的公办小学承接了那些生源。大山深处的村民们,离开居住多年的村子,从孩子进入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来到镇上租房居住。
属于这个小镇的“陪读经济”诞生了。
汇聚
在晓天镇,陪读者多为年长女性。年轻父母们顾着外出赚钱,几乎一年只回家一次,养育孩子的责任很大程度上落在了上一代人身上。也有年轻妈妈放弃在外务工,辞职回家,专心陪读。
男性去哪儿了?他们分布在杭州、宁波、苏州、上海这些城市,做木匠、销售员、大货车司机或是服装厂工人,然后把收入输送到这个小镇上。
这些收入首先撑起了小镇卖早点的摊位。晓天中心小学位于山脚下,每天早上7点,伴随着此起彼伏的摩托车喇叭声,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到来。卖早点的小铺被红红绿绿的书包包围,家里来不及做早饭的,孩子们会花3元钱在这里买一根火腿肠、一块糍粑作为早餐。
陪读客们则开始了这一天的事务:洗衣、买菜,为孩子准备晚餐。坐落在学校周围的那一栋栋旧式厂房便是他们的“家”。
厂房过去属于军工厂。20世纪90年代,工厂搬迁后,留下大片闲置的车间和宿舍。如今,这些有着50多年历史的老房子又因为新的住户,获得了新生。
门口三两成群闲聊的陪读老人以及晾衣架上一排排的小孩衣裳,证明那些破败的房子仍在发挥功用。墙砖大多残缺、变色,木质的门窗仍是上世纪留下来的,就连上厕所也要去最近的公厕。
汤中华前几年搬到这里时,屋顶漏水,她花了1000多元修好屋顶,在街上捡来别人扔掉的废弃不用的木桌,又从农村老家运来床、水壶、桌椅,才将几间出租屋一点点拼凑出家的样子。
她57岁,陪读已有7年。
早些年,晓天中心小学原址上是一所寄宿制初中,聚集了从周围村庄来上学的孩子们。生源减少后,初中并入了另一所中学,小学搬了过来。
汤中华真正的家在十几里山路外的山头上,对于这位要陪两个孙女上学的祖母来说,离家是没有办法的选择。
7年前,她的大孙女在村里上幼儿园,那时,学校就在家门口。在她的视野里,随着生源减少,没过多久,学校“垮掉了”,孙女只能转到镇上读书。
镇上离村子有十几里路,骑摩托车还要将近20分钟,冬日遇到风雪天,一不小心就会在山路上摔跟头。汤中华索性在镇上租了房子,正式开始陪读。
同汤中华一样,对60岁的江道柱来说,陪读是一件“万不得已”的事。他所在的大马村离镇上有17公里,以前家附近就有一个教学点,只有幼儿园和一、二年级。他的大孙女读完后便转到一所寄宿制私立学校,那里可以接收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寄宿。
但是,等到他的小孙女出生,村里的教学点不复存在。他也来到了镇上。“为了小孩的教育必须要过来。”他说。
很多陪读家庭来到这里,都有同一个原因:孩子待在老家已无学可上。在这地广人稀的小镇,村子的小学正急剧减少,目前,晓天片区的16个村子只剩下4所村小,每所村小的学生市场不足5人。
叶诗友曾是其中一所村小的校长,十几年来,他见证了学生的锐减:2005年时学校还有80多个学生,到2010年已锐减到二三十个。3年前,仅剩十几个,再到后来,一个也没有了。
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外出务工者人数的上升。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父母开始将孩子带到外地,经济条件好一些的送到省会合肥,次一些的去县城,再差一些的便送到镇上。
“村里教学质量不行”,谈起离家陪读的原因,一位家长说。一位村小教师则说,在村里,若不是家庭极其困难,有余力的都会将孩子送到镇里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