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出现正不断颠覆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教育是否也会被颠覆?未来教育是什么样的?许多人都在寻找答案。研究中国教育多年的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近年来也致力于此。
朱永新在今年出版的《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一书中,从历史的角度、世界的角度,对当下教育进行了反思,并从发展的角度对未来学校进行了全面重构,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未来教育的全新画面。近日,半月谈记者就这一话题对朱永新进行了专访。
朱永新
教育不是去补短,而是要扬长
半月谈记者:您认为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什么才是好的教育?
朱永新:我国有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把读书作为敲门砖的传统。但是,一些人把分数作为教育的唯一目标,这样就容易产生过分的功利性,忽略了教育人性的一面,加剧了教育焦虑。
教育有很多基本常识,而当下,公众教育素养相对缺乏。什么是好的教育?人的一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考取一个好的分数,上一所好的学校,还是为了让人的发展更完善、更幸福,更好地成为他自己?
我认为,幸福比成功更重要。我们的家长需要更多地去了解教育的基本常识,承认孩子的差距。我们的教育不是去补短,而是要扬长。
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判断教育成功与否,应该从这样的原点出发;推进教育的改革,也应该从这样的原点开始。
学校会被学习中心取代
半月谈记者:您曾说过,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对未来教育、未来学校您有什么看法和行动?
朱永新:现在的学校制度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而产生的,这种体系强调的是效率,是以牺牲个性为代价,把孩子集中于教学大纲下,比如同样课程,有些孩子学起来很容易,有些孩子根本就听不懂。
2000多年前,孔子有两大教育理想:第一大理想是“有教无类”,这是关于教育公平的问题;第二大理想是“因材施教”,这是关于个性化教育的问题。为了这两大教育理想,人类几千年来一直在努力、在推进,但是一直没有真正实现。如今,互联网时代的科学技术为实现这两大教育理想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技术作为手段,这个影响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有了。第二个层次就是改变整个教学模式,比如说慕课。第三个层次是改变教育结构。只有打破传统学校固有的结构,才可能有真正的变革发生。
我认为,未来,学校会被学习中心取代,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半月谈记者:学校被学习中心取代,是否意味着传统的学校不再存在?学校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在学习中心,如何培养学生这种能力?
朱永新:现在的每所学校在一定意义上讲都像信息孤岛,未来的学习中心则是由一个个网络学习中心和一个个实体学习中心构成的学习社区。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学校也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未来的学生可能在一个学习社区的不同学习中心学习,在这个中心学习数学,在那个中心学习艺术,可以是跨区域的。
我曾经考察过位于硅谷的斯坦福网络高中。这个学校600名学生,学生注册后在网络上学习,一个星期两天在网上上课。我问他们的教务长,学生学习完全在网上,怎么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教务长介绍,学校主要负责课程的研发与教学,学生的社会性主要通过学生社团的自组织来完成。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加入不同的社团,每年社团定期举办线下活动。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半月谈记者:未来学生在学习中心如何学?跟今天的学校有何不同?
朱永新:在未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什么,学生说了算,而不是学校说了算。学生不需要完全按照千篇一律的标准化学习内容来学习,每个学生可以自己制订学习计划,确定学习节奏,明确学习内容。
有的国家已有这样的实践。上个世纪60年代在美国开办的瑟谷学校,倡导个性化学习。学校没有安排系统化课程,由学生自己提出学习计划,自己招募学习伙伴,学校派老师教学。
未来学习中心的学习内容将进一步定制化。一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学习标准,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天赋潜能和个人兴趣设计个性化课程,从补短教育走向扬长教育,对优秀学生和天才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和奖励,对困难学生和后进学生也会提供帮助和支持。
半月谈记者:学习的内容应该也不一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