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保研九曲十八弯 绕过了才知路有多远

2020-06-18 09:19 来源:杨园三居 浏览:

  很多人常常说时间是最好的过滤器,岁月是最真的分辨仪,但有些事情,多久之后,都是耿耿于怀。如同一根刺,扎在了心尖,每一次回溯,都是多一遍的后悔。

  我的保研经历就是如此,弯弯绕绕,满目荆棘。排除更多难以言说的客观原因,不小心踩过的坑也是雷点十足。

  当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就想着今后还要读个研究生,到更好的学校去见识一番。因此,在大学的4年里,尽力去按照着一个标准的所谓“好学生”的模板来要求自己,成绩上并没有拖后腿。

  但如果你以为保研,仅仅排名靠前、成绩好就够了,那还是想得太简单。当名校对自家学校的保研生越来越青睐,也意味着保研这场仗越来越难打,在那一年的三四月,周围同学有开始做考研准备的时候,我的保研前期征程也拉开了序幕。

  每天刷N遍各大院校的官网,等待着他们的夏令营消息。一边不断修改自己的简历,一边寻找熟识的老师写推荐信,同时准备各种证明成绩单,投递给一个个邮箱。

  在这个过程中,焦虑是一种常态,不清楚到底是谁在和你竞争保研的机会,在前期的广泛海投之后,没有收到一个通知,于是每天都陷入对自我的怀疑之中,头发加速脱落。当终于收到一个某985高校的入营电话时,才一点点拾起对自己的信心,然后又是一场兵荒马乱的夏令营之旅,好在在回程的慢速火车上,欣喜地查到自己已成为拟录取中的一员。

  走到这一步,自以为一颗心终于落下了一半,一只脚已经踏入了名校,但盲目的自信,现实总会给你泼上一盆冷水。

  9月,全国性保研正式开始的时候,非常不幸,我在学院的保研环节中名落孙山。那时候,拿着一个985的“拟录取”,接到另外一个985的面试电话,却没有本校的保研名额,一切都没有用。就这样,我的保研画上了失败的句号。

  复盘这场跌宕之旅,保研需要过的两大难关——本校保研名额的获取,外校研究生接收的offer,但我过于重视外部的保研筛选,而对于学院内部的保研规则研读不够。成绩并不是唯一影响因素,各种额外加分,学院现场面试都会影响大局。

  但彼时的我乐观地以为,外校考试我都能通过,本校更是十拿九稳,哪知道你最忽视的地方,以为最简单不过的流程,可能给你最痛的血泪教训。

  在本校英语面试环节,偏偏就问到了我一扫而过,觉得最不可能抽到的问题。作为典型的 “哑巴英语患者”,我在试卷上可以刷高分,但到了口语表达上,总会被拖后腿。面对专业术语分析,尤其是准备范围之外的提问,自然而然遇到了卡壳、重复的尴尬。

  无头苍蝇一样的我,在保研的路上横冲直撞,更多地停留在“自我感动”上,认为自己付出了更多,成绩也足够优秀,所以理应得到这份收获,但却没有去思考,是不是已经绕了弯路,走上歧途。

  海投并不意味更多的机会,可能只是暴露你的准备不够有针对性;度过了外校考核的激烈竞争并不意味高枕无忧,本校保研的血雨腥风也不能轻视;就像即便你把一整张考卷填得满满当当,但搞错了解题的方向,没人会因为你很努力答题,就给你个满分。

  在结果尘埃落定的时候,我大哭过,灰心过,绝望过,有时候也会想,如果有前辈早点为我指明了这些,能不能避免栽坑,避免与理想的院校失之交臂?

  答案无从知晓。张爱玲在《非走不可的弯路》里曾经写道:“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么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后来的少年们,至少、至少,希望你能少走一些弯路,愿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