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挑战杯”三十年育科创英才 助力青年发展

2020-06-16 09:28 来源:杨园三居 浏览:

  短短两年时间,苗伟宁从本科生直博成为博士生,就读学校也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变成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虽然身份变了,但他对第十五届“挑战杯”依旧记忆犹新。

  2017年11月,在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苗伟宁和同学提交的《利用仿生思想优化现有技术的实例》获得特等奖。

  苗伟宁告诉记者,“挑战杯”算是自己走上科研道路的开端,“‘挑战杯’让我对科研工作更有信心。实验失败时,他不再只顾着‘失望’,而是坦然地寻找问题。”

  实际上,与苗伟宁有着相似经历的选手还有很多。

  自诞生之日起,助力青年发展就成为“挑战杯”竞赛的基因,并影响着一届又一届的参赛学生。

  1989年,北京大学向“挑战杯”组委会上报了《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土地评价模型的建模研究》。同年,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挑战杯”——首届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成果展览颁奖大会上,该项目获得一等奖,获奖证书的编号为001,这个项目的作者就是刘闯。

  刘闯透露了一个“小秘密”,“挑战杯”竞赛的获奖证书和奖章一直在自己的箱底压着。“我辗转加拿大、美国,又回国,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将它们带在身边。”

  从“学术新星”到中科院博士生导师,在刘闯看来,“挑战杯”营造的科学土壤给了她这株幼苗成长的自信。

  从1989年到2019年,“挑战杯”鼓励青年从课堂走向实践,通过参加“挑战杯”,无数青年学生脑中的创新点子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落地项目,也在这一过程中增长了勇于创新的自信。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承载党的厚望与重托,培养青年创新创业人才,也是“挑战杯”的使命。

  2019年,陈倩顺利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从美国回到自己曾学习生活了8年的苏州大学,加入该校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并被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回想起学生时代的科研时光,陈倩告诉记者,“挑战杯”竞赛算是一个重要节点。

  研究生阶段,陈倩一直从事有关纳米药物的研究,其研究项目主要是参考当前治疗癌症的纳米药——白蛋白紫杉醇,利用纳米技术在白蛋白上进行不同的功能组装,形成治疗肿瘤的新型纳米药。

  2015年,陈倩和另外两名同学一起报名参加了第十四届“挑战杯”竞赛,当年由他们提交的《新型蛋白纳米药物载体在肿瘤转移治疗中的应用》获得“挑战杯”一等奖。

  “通过参加‘挑战杯’,我看到了很多科研项目,感受到了高校中搞科研的氛围。”陈倩说,获奖让她坚定了把研究项目做下去的信心,“我觉得我们的项目得到了认可。”

  30年来,“挑战杯”激发了一代又一代大学生的科研热情。不少参与过指导参赛选手的老师表示,“挑战杯”在学生们的科研道路上扮演了“启蒙者”的角色,所以大家“愿意一直把‘挑战杯’成绩写进简历里”。

  2019年7月,90后青年万龙被哈尔滨工业大学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他的成长经历中,“挑战杯”有着重要意义。

  2013年,万龙凭借《自支撑搅拌摩擦焊新方法及焊具设计——适用于高速列车用国际先进焊接方法》获得当年“挑战杯”特等奖。2015年,他放弃了50万元底薪的工作机会和国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的访问邀请,留在黑龙江成为青年创业者,开始对自支撑和填充式搅拌摩擦焊等专利技术进行成果转化。回顾成长经历,他告诉记者:“是‘挑战杯’开启了我的创业人生。”

  30年来,无论获奖与否,每一名经历过“挑战杯”锤炼的学生,都在参赛过程中获得了完善和提升。

  曾指导过苗伟宁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江雷,学生时代也参与过“挑战杯”竞赛。从当年的一等奖获得者,到特等奖指导教师,江雷对“挑战杯”的理念非常认同,他认为“参加‘挑战杯’是培养学生科研技能的重要渠道”。

  30年来,“挑战杯”积极响应国家发展的号召,顺应社会发展,不断自我完善。广大参赛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成长。据了解,竞赛获奖者中已产生两位长江学者、6位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20多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历经30年的积淀,“挑战杯”已成为国内备受青年关注的“科技盛会”。30年来,2000多万名大学生报名参加“挑战杯”各级比赛,“无挑战、不青春”成为大学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杨宝光 通讯员 王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