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报道,在2019“我是体育教师”公益活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贵州省道真县第四小学的学生日前体验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体育课。“钻树洞”“绕树枝”……一个个游戏让兴奋的孩子们浑身冒汗,欢笑声和喧闹声仿佛能冲破云雾。孩子们没有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中已完成了一堂运动量不小的障碍跑训练课。
尽管这堂课属于一项公益活动的一部分,却让人看到体育课原来也能如此充满乐趣、贴近童心、受人欢迎,让人窥见了上好小学体育课的内在秘密。从现实来看,我国许多地区的学校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的学校,专职体育教师往往配备不足,其他学科教师兼职上体育课的情况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而且,体育教师相对语数外等学科在培训和晋级上机会往往不多,由此带来教学激情和专业成长动力不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受影响。
有专家就表示,“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进行着无效或者低效的五种课堂教学形态,在全国辐射面很广”。专家所谓的五种课堂教学形态,是指把体育课上成了“说教课”“安全课”“测试课”“单一技术课”和“军事课”。而体育课教学效果被打折扣,后果其实很严重。报道中就指出,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下降,与落后的体育课教育形态有比较大的关系。
如何让体育课更有体育味儿,透过新闻报道可获得不少启发,即学校管理者需要重视体育课程改革,认识到体育课程所蕴含的育人力量,必须开齐开足体育课,努力配齐专职体育教师,为之畅通成长渠道,并将体育课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平台。现实表明,如果小学体育课实现游戏化、趣味化与童年化,课堂上充满更多的笑声与汗水,不仅能让更多学生健身养心,也能潜移默化地做好德育工作。
所谓游戏化,是指体育项目不必拘泥于既定的条条框框,可以因地制宜,赋予课程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与形式。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游戏的力量能让学生坚持下去,乐此不疲,让体育课焕发生机。所谓趣味化,就是相对于枯燥的跑跳投等项目,体育课可以适当引入一些有趣的项目或学生们都喜欢的活动,如此能拉近学生与体育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充满期待,课堂参与度更高。童年化是指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体育课成为学生放飞童心、享受童年时光的渠道。
当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挥洒汗水、肆意欢笑的地方,学生们在课上努力挑战自己极限、与他人互动、密切进行团队合作,便会感悟到运动的真髓、生命本身的活力。这样的体育课如果成为常态,在更多小学推广开,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将得到极大改善,每名学生也能内心充满阳光,变得朝气蓬勃。如此教育理念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更有学生样儿,校园也更有育人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