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考上专升本,觉得一生都完了怎么办?”
知乎这个问题下,70余个有着相似命运轨迹的人,在不同时空里交换着彼此找到人生出口的心境,接力安慰着陌生人。
他们中的大部分是一群经历高考失利滑档走入专科院校的年轻人。据教育部披露,这样的普通专科生毕业人数从2000年的17.9万增长到2020年的376万。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专升本招考制度出现,这些年轻人中的大部分怀揣改写命运的梦想,拥抱人生的“第二次高考”。
(中国历年普通专科毕业生人数,截图自数据基地)
不过,现实并不总是尽如人意。录取率的存在,则意味着有限的录取名额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梦想。
在需求的刺激下,专升本培训行业应运而生——21世纪前十年,山东智博、重庆好老师、河南耶鲁等地方龙头出现并不断发展;最近的十年,就在地方龙头探索跨区域发展时,以中公为代表的大学生及职业教育品牌依托渠道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布局专升本,成为重要参与者。
就在专升本行业平稳前行20余年后,今年上半年,以新东方、高途、有道为代表的有大学生业务基因的跨界选手入局,引起业内的关注:“他们的到来,会加速行业成熟,反过来也对从业者提出更高的要求”,“跨界转型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需要根据自身优势找准定位”……
喧嚣未散。专升本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聚焦和审视,不同起跑线的选手正在加入一场既拼体力也拼耐力的长跑中。
01、人生的“第二次高考”
专升本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普通高校专升本,个别省份称其为专转本/专插本/专接本,主要面向全日制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二是成人高校或自考专升本,主要面向已取得专科学历的社会考生。
前者是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中除普通高考外能够取得国家统招全日制本科文凭的重要途径,也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专升本制度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30年前。
1990年,我国正式开启了从普通专科院校直接选拔优秀学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的改革,专升本正式启动。1999年6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毕业生经过一定选拔程序可以入本科高等学校继续学习。
1999年的大学扩招则是专升本“腾飞”的起点。1999年大学本科和专科招生人数较上一年度分别增长43.4%和42.3%。2002年,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带来就业压力加大。对专科生来说,“上专科便能找个好工作”成为过去式,一部分有学习能力的专科生继续求学的需求崛起。正如有观点认为,“高职学生专升本政策的的核心问题就是作为供给方的本科院校和作为需求方的高职院校学生之间的供需平衡问题。”各省市陆续推出专升本政策,在国家统一审定的本科招生计划内,划拨出一部分指标用于普通专升本。专升本自此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录取比例不断增加。
(2002年专科毕业生人数仅为27.7万人,2003年达94.8万人,2004年突破百万,达119.5万人。)
自开展专升本以来,在培养模式上,各省基本实行“3+2” 模式,即3年专科加2年本科,但是对于专升本的选拔模式,教育部并没有统一规定,各省根据本省经济、社会、教育发展情况,制定符合本省特点的选拔制度。
在选拔招录人数上,2001年至2005年,由于并没有统一的硬性规定,因此在这四年间,专升本报考比例和录取比例较高。
不过,高升本率不仅影响了本科生源的质量,同时也影响了高职专科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专升本迎来招生规范的一个关键年份是2006年。当年,教育部和发改委出台《关于编报2006年普通高等教育分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的通知》,规定各地普通专升本教育的招生规模要严格控制在当年省属高校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的5%以内,并且规定重点大学不得接受专升本学生。
录取比例的降低直接导致了录取人数的大幅下降,专升本的竞争进一步升级。自此,专升本教育进入了平稳发展时期。
这也牵动着市场起伏。从供给端来看,专升本培训悄然萌芽于21世纪初。最初是以高校教师个体为学生补习的形式存在。慢慢地,小微机构出现。不过,在2006年之前的高升本率下,考生的参培率低,参培时间短,主要产品是短训(如周末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