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是一个很复杂的市场。需求和能力的匹配,薪资与期望的匹配,个体与市场的匹配,性格与文化的匹配,空间与发展的匹配。
众所周知,我已经单身多年,目前大龄未婚。
虽然今年过年没回家,但依然没逃过我妈的催婚。她说你要是没对象,不生小孩,以后我们家的财产都没人继承。
我说笑死,我们家缺的是财产继承人吗?我们家缺的明明是财产。
为了贯彻父母的意志,解决单身的问题,认识合适的异性,我动动小手,下载了几个约会软件,没错,就是你们熟悉的那几个。
我把仅有的几张还能看的自拍简单大修了一下,给自己P上了另外三块腹肌,加了个「自媒体从业者」的自我介绍,就开始左滑右滑了。
可能是我修图技术精湛,几天下来也match到了一些异性,其中有一位互联网行业的小姐姐,和我聊的十分投缘。
我们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从母猪的产后护理聊到鲁尼的植发技术,从上海为什么不通暖气聊到为什么IC实验室的内容质量这么高呢?
当然,我们也交流了许多关于工作和行业的。
大概聊到第五天,她突然问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你答不答应?
必须承认,看到这句话,我还是微微荡漾了一下:如果她找我要微信,那我必须矜持一下。
于是我淡定地回了两个字:你讲。
结果她说的是:你要不要来我们公司面试一下?
然后我回复她:那你先关注IC实验室。
说实话,在约会软件上找工作这件事,我以前只是当段子听,直到我的纯情迎面撞上了这个世界的复杂。
于是,我专门去研究了一下「招聘」这件事,还和以前的HR朋友聊了聊,才发现Tinder和探探早就被HR们玩成招聘软件了。
我有一个猎头朋友,在探探上有20000多个匹配对象,其中一半都被她要过简历。望京地区玩约会软件的互联网男青年,没有几个逃得过她的魔爪。
而你以为是认真找工作的Boss直聘上,从来不缺「找对象,我要和老板谈」之类的故事。
某种程度上,找工作和婚恋,在底层逻辑上是有许多一致性的。
这期内容,我会从中国互联网招聘的历史和产品形态的迭代,来聊聊为什么Tinder和探探才是招聘软件的终极形态。
01、90年代的中国,经济起飞,欣欣向荣,一切都是未来可期的模样,就连国足,也是一股子剑指世界杯的精气神。
而你,一个年轻人,站在这风起云涌的时代面前,你要投身浪潮,勇立潮头。
于是你决定找一份工作。
那么问题来了,你会选择怎样的求职渠道?
是在招聘网站上像王多鱼撒钱一样海投简历?
还是在网上观看各种直播宣讲会,感受赛博时代的校园招聘?
或是莫名其妙接到如同诈骗一般的猎头电话,告诉你他们这里有个月薪5000的高端岗位要不要来试试?
抱歉,在你所在的年代,这些方便的手段都还还没出现。
身为打工人的你,要找一份靠谱的工作,要么去当地的人才市场和招聘会上碰碰运气,要么买几份本地报刊,看看那里的招聘版面有没有合适的机会。
运气好,你还可以在旁边的征婚交友板块找到愿意重金求子的富婆。
而中国的网络招聘市场,一直到90年代末才开启。
1997年,澳洲招聘服务集团SEEK投资了一家名叫智联的中国猎头公司,成立了智联招聘网。
同年,中华英才网上线国内首家招聘网站ChinaHR,进军招聘市场。
1999年,贝恩咨询中国区总裁甄荣辉出资创办了一份专门发布招聘信息的报纸,名为《前程招聘专刊》,配合刊物,顺便做了一个网站叫做「前程无忧」。
于是中国在线招聘行业的初代三大王者诞生了!
不过,这三家招聘网站有一个共同的祖师爷:美国招聘网站Monster。
美国招聘网站Monster
众所周知,美国进入互联网时代比中国要早不少,早年中国的互联网大佬基本都是复刻美国同行起家的。
招聘网站也不例外。
Monster创造了在线招聘的经典商业模式,用6个字概括就是:
卖广告,卖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