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当中学生遭遇社交障碍

2021-08-25 10:29 来源:杨园三居 浏览:

  别让网络交流削弱现实社交的能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中学生遇到了人际交往方面的压力和困惑。

  初二学生小邱注意到,身边不少同学在线上、线下好像两个人。高三学生平平说,有的同学现实中不太主动,但在网上会更“真实”一点,“感觉他们有自己的小圈子,QQ空间出现的评论很多都来自网友。”

  高二学生世同也感觉到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大家在“二次元”里更容易找到兴趣相投的人,有的甚至光是追星的粉丝讨论群就有七八个。他觉得,网络社交比起日常交集轻松很多,在社交网络已经可以满足社交需求的情况下,大部分人可能不愿主动迈出舒适区,尤其是性格比较内向的人。“有点像恶性循环,越封闭就越找不到话题。与其难以融入,不如选择自己一个人。”

  全民上网的时代,中学生的社交生活正在发生变化。

  团中央与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20年5月联合发布的《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1%,32.9%的小学生网民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

  《报告》显示,初中是未成年人网络社会属性形成的关键期。初中生在网上聊天、使用社交网站、逛微博、逛论坛、看新闻、购物等各类社会化活动的比例相比小学生显著增长。如初中生上网聊天、使用社交网站查看或回复好友状态的比例,分别比小学生高31.5%和29.8%。

  网络社交意味着什么?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心理教师蔡丹艺分析,网络社交一方面能拉近人际交往的距离,尤其有利于日常生活中不善言辞的人;但人在网络交流时难以注意到别人的感受,如果无所顾忌,还会伤害到他人。

  “网络再方便,也不能只通过网络交流。”蔡丹艺说,网络交流只能通过语言文字,而现实交流传递的情感是连贯的,话语、表情和身体语言都能传递情绪,“两个好朋友坐在一起,哪怕不说话,依然感觉状态是美好的。”

  曾任中国心理协会副理事长的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卢家楣表示,青少年产生社交焦虑(或称社交恐惧)可能由内部、外部多个因素导致,网络是外部因素之一。“现在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家庭聚会时孩子们都在低头看手机,不愿意和长辈沟通,甚至吃饭还要催着。这是因为青少年习惯于沉浸在网络空间,不自觉地减少了实际交流的兴趣,社交能力在萎缩”。

  由卢家楣主编、国内百名心理学专家撰写的《青少年心理十万个为什么》就该问题给出建议:教育者要引导孩子认清网络交友的利弊,关注孩子在现实交往中是否遇到困难。可以鼓励孩子从简单表达内心感受开始,试着渐渐向家人朋友敞开心扉;主动组织家庭间聚会等活动;引导孩子在旅行、兴趣班、社会实践活动中拓展交友圈。

  孩子自信心的源泉,是父母发自内心的悦纳

  小邱在和同学交流时惊讶地发现,有的成绩非常优秀、被大家所“敬仰”的“学霸”,竟然总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觉得难以融入集体,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自信。“他们渴望被集体接纳,却不会跟父母或老师说,连跟同学倾诉都很少,好像只能沉浸在网络世界或者学习的海洋中,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在心理咨询中,蔡丹艺接触过不少这样的孩子。她认为,这与孩子本身性格有关,也与家庭教育情况密不可分。“家长总是期待孩子开朗、外向,比如孩子最好从小就能主动和人打招呼。但人的性格难以彻底改头换面,越是让孩子做违反本性的事,孩子内心越是紧张、有压力,或者即使勉强做了也达不到家长的要求。长此以往,孩子人际交往的自信和底气削弱,更不容易往开朗、外向的方向发展。”

  蔡丹艺说,自信是人对自己的肯定和接纳,小学、初中阶段的孩子,自信心建立根本上来自家庭;长大一些以后,可以通过思考自我改善。曾有位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在心理咨询室告诉她: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弹琴、画画,总有别人超过我,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样的话我只能在这里说,如果在班上说,一定会被认为是在“凡尔赛”式炫耀。

  “有这样的思路,就是因为孩子从小总被父母提要求。家长也会鼓励、肯定,但总是悬一个很高的目标,孩子永远都达不成,需要更努力。”蔡丹艺用近期的热门电影《你好,李焕英》打比方:女主角从小成绩不好,也不漂亮,但妈妈只希望她健康、快乐、能过得好,这就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和接纳。“发自内心的悦纳是很难伪装的,而孩子往往敏感,能在父母的评价中觉察到微妙的态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