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第三届北京教育论坛:创新人才培养有了新思路

2020-04-13 09:35 来源:杨园三居 浏览: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日前,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主办的第三届“北京教育论坛”在京召开。论坛采取“1+3”方式,大论坛以“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创新发展”为主题,同时设“创新人才培养与考试评价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与学校改进”“‘双一流’建设与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三个分论坛。论坛邀请30多位国内一流教育研究专家、相关学者、创新企业领导做主题报告。参会人员有来自北京、天津、上海、香港等地的教育科研工作者、各级各类学校的一线教育工作者800余人。

  开幕式上,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刘宇辉、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中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田慧生分别发表致辞。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对此,田慧生表示,我国要实现基本教育现代化,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核心就是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系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基地。”方中雄解释此次论坛以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就是要聚合各战线的教育力量,开展深入而高效的交流,为完善教育创新发展体系献计献策。

  首都教育一直以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刘宇辉介绍,近些年北京市通过深化课程和考试评价改革,着力打造创新实践平台,并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立交桥,在大学实施双培、外培和实培计划,多学科、多校交叉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普职融通,实施贯通培养试验项目,对产业转型和升级培养高端技术人才。同时推进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依托科技创新团队,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北京市大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当天,与会人员围绕为什么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如何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研讨。

  创新能力是核心素养的核心

  创新是当下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创新型人才被视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未来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能够适应乃至引领新工业革命的人才,而我国的教育发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仍以适应传统工业革命为主要特征。推动教育创新,把重心转移到培养创新型人才上成为一件紧迫的事情。

  什么是创新?在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沈岩看来,创新是新的方式、方法,“创新并不是目的,创新的目的是驱动发展,而非标新立异。”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小微认为,创新不完全靠灵感和直觉,而靠想象和创意,靠有意无意的感受、体悟和积累,“或者说创新要从奠基开始”。所谓“奠基”,杨小微解释道,就是从孩子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视角考虑促进他们最为基本和基础的素质发展,为他们接受后续“各显其长”的专业教育或者“精雕细刻”式的职业教育,提供几近“无限”的发展可能性。

  由此可见创新的重要性。在各国的核心素养框架中,记者发现创新能力无疑成为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前不久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包括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2005年欧盟发布的核心素养框架中也强调了主动与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美国21世纪学习框架分为学生学习效果和支持系统两个层次,学习效果包括21世纪能力及核心科目和21世纪主题,21世纪能力的第一类能力就是学习和创新能力;日本和新加坡的核心能力(素养)中也道出了批判的思考力(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创新能力是核心素养的核心。”北京教科院副院长褚宏启说,创新能力是21世纪核心素养最集中的体现和巅峰表现。它是一种综合性、涵盖性很强的核心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自主发展能力,还可以把合作与交流能力、信息素养统摄起来。在他看来,创新特别是重要创新,需要团队合作、充分交流、互相启发碰撞并借助信息素养才能达成。

  创新人才培养要面向人人

  创新人才培养是应该面向部分“精英”学生,还是面向每名学生?史家教育集团校长王欢连用了两个反问:“教育真的只是少部分孩子的专属品吗?普通的孩子就与创新绝缘吗?”她认为,创新人才培养要面向人人,创新教育也不是精英教育,更不应是繁难艰深的、逐利求成的。“史家要做的创新教育就是一种普及教育,它不以比赛为目的,它是每位学生都能参与的学科融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