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核心素养 深化教育改革
打造中国学生发展“最强基因”
11月6日,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主题的2016中国教育明德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出席论坛并讲话,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育部原总督学、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兼党组副书记柳斌,教育部原副总督学王文湛等嘉宾出席。据了解,本次论坛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框架,围绕“未来社会与未来学校建设”、“深化教改课改理念路径”、“农村学校与薄弱学校核心素养建设”和“研学旅行对核心素养培养作用”等议题展开讨论。
论坛上,教育人士们权威阐释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通报了国家教育立法最新进展并对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进行了解读。此外,美国、芬兰、澳大利亚近百位知名教育学者在本次论坛上还开设了“新高考下中小学学业规划”专题论坛和“拓展中国学生国际视野,促进中外教育双向交流”国际分论坛,旨在引导公众正确把握核心素养培育方向,增强中外教育文明互鉴。
破解中国教育DNA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维度定义“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将其归纳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
2013年5月,在教育部部署指导下,北京师范大学会同多所高校近百位专家,联合开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2015年4月和2016年初,教育部两次就核心素养研究报告向全国征求意见并修订。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指出,现在大家对“核心素养”比较一致的理解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此前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教育DNA”,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与深化,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対学生发展的要求,是未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主航向和风向标。论坛上,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教育领域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的顶层设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迫切需求;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培养现代公民的重要举措。
深化教育改革攻坚战
论坛上,朱永新指出,社会对教育的变革需求最强烈,但难度最大、见效因此较慢。“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然而当前,一些地方人才教育变得数据化——能力学分化,人格证书化,道德标签化。中国大学的人才培养偏重“生产”缺少“滋养”,强化“量产”缺少“定制”,存在高层次有效供给不足和低层次盲目扩招情况;此外,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选择大学和专业时,将目标死盯名校、锁定就业率。一定程度上使高等教育成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单纯培训就业技能的“缓冲阀”和“加工厂”,削弱了教育本来“立德树人”的核心职能。“教育改革方向必须以人性化、多样化、个性化为导向,形成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强调。
谢维和特别强调核心素养的实践指向,强调专家研究发现:决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并不是父母学校给孩子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能否帮助孩子培养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质,如“毅力、自我控制力、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这种认识已纳入各国学校课程与教学实践。在中国,尽管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我国长期存在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体系标准的问题,影响了素质教育推进与核心素养实施。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宏观指导性质的教育思想,主要重在转变教育目标指向。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可以使新时期素质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更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 在谈到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关系时林崇德曾指出,“核心素养也是对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与改进。全面系统地凝练和描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建立基于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评价标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