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靠公考崛起成千亿市值公司,把“考生不过退款”变理财增收利器

2021-04-11 09:39 来源:杨园三居 浏览:

账上最有钱的教育公司,为什么还要借钱。

靠公考崛起成千亿市值公司,把“考生不过退款”变理财增收利器

中公教育,在教育行业的上市公司中堪称另类。

俞敏洪(新东方)、张邦鑫(好未来)、李永新(中公),是中国仅有的3家千亿教育行业上市公的掌门人,巧合的是,他们都是北大毕业的。

其中,中公教育是唯一不做k12(中小学教)教育的。

但公务员考试带来强大推理,却让这家面向成人的教育有着非同一般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并且以1339亿市值(3月12日上午9:58分数据),超越新东方,成为市值第二高的教育行业公司。

靠公考崛起成千亿市值公司,把“考生不过退款”变理财增收利器

3月9日晚间,“公考第一股”中公教育披露借壳上市后首份年报,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91.76亿元,同比增长47.12%;净利润18.05亿元,同比增长56.52%。

在中公的营收中,公务员考试业务达到了41.71亿元,同比增长30.15%,仍是众业务中的龙头。其次,才是事业单位与教师招考等业务。

值得一提是,中公教育线上培训业务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实现营收约10.3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3.50%,而其中面授培训收入也达到了约80.84亿元。

另一方面,中公教育也是一家超有钱的公司。据财报显示,中公的货币资金、理财产品和长期定期存款合计64.02亿元,占总资产超六成。这些钱大部分分分钟可以当作现金花,现金流充裕的不要太多。

在疫情期间,这样业绩发展趋势,也给了投资者以信心。

凭借中公良好的业绩变现,中公教育实控人鲁忠芳、李永新母子不仅能收获超过8亿的股利,还以827亿身价超越张邦鑫,再度成为教育首富。

李永新和张邦鑫一样,都是从大学开始创业做教育,不同的是,李永新屡败屡战换了很多个教育赛道,如高考状元演讲团、奥数培训、MPA考前培训等等。

2001年,李永新尝试进入公务员考试培训领域,成立了国内第一批实战派的专业公考培训机构。并于次年,建立了中国公务员考试资讯网(简称:中公网),从此开启了中公教育快速增长的时代。2019年2月,中公教育借壳亚夏在深交所敲钟上市,成为公考第一股。

在中公教育发展中,协议班与直营堪称保证品质与增长的利器。

2005年左右,为了铺开全国市场,中公曾以代理方式开疆拓土。但是不同于商品,教育产品的品控管理十分复杂。代理商们无法保证一整套授课产品的稳定质量,也给中公的声誉带来一定的困扰。

四年之后,代理们就被逐个消藩,中公则转型直营业务,以保证品控。目前,中公的直营渠道仍是公考公司中最多的。

直营最大程度保证了口碑,也就是持续赚钱的能力,而协议班产品则是营收扩张的利器。

所谓协议班产品,直白点说就是不过退款。

从2017年开始,中公着力推广这一产品。而效果是显著的,2017年,协议班占面授课程比例从59.02%增长到73.75%。与此同时,2017年收入增加56%。同期,位列第二的华图增收不过18%。

而前一年,也就是2016年,中公收入表现不错才增加到25%。

那么公务员普遍竞争激烈,这么做,是不是中公会白干一场呢?

绝对不会!中公各类产品的退费比率是经过精确设定的,且只有一小部分产品是全额退款。

靠公考崛起成千亿市值公司,把“考生不过退款”变理财增收利器

中公各项产品退费率

另一方,中公协议也会设置一些条款,来约束退费行为。

这些沉淀的考生报名费,也是中公“超有现金”的原因。仅2017年,这部分理财获得收入就达到了近亿元,如今只会更多。

虽然疫情对中公产生了短期影响,但长期仍会有稳定的收入。疫情经验教训,也会带动基层公务员岗位招募的增加,这是新一波的市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