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云南艺术学院“思政+艺术” 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2020-12-28 09:33 来源:杨园三居 浏览:

  面对“思政+艺术”的全新课题,云南艺术学院在2019-2020学年,秉承“继承传统、学习民间、兼容中外、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以区域性高水平艺术大学建设为目标,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内容的改革与建设。

  云南艺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张晓辉介绍,多年来,学院立足国家区域战略,彰显人才思政培养,坚持“继承传统、学习民间、兼容中外、服务社会”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专业基础厚实、内容丰富完整的“云南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保护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2004年以来,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在本、硕学生《毕业设计》课程阶段,结合云南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和云南社会经济建设发展需求,与地方政府合作,推行“校地合作——民族文化创意系列活动”,将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与服务地方社会文化艺术发展相结合。这是拓展政企校地合作,积极服务社会发展的有效举措。

  巍山县作为云南艺术学院定点挂钩扶贫地区,近年来,在学院的帮扶下,脱贫工作的成效日益显著。根据巍山县的历史人文、生态资源、非遗技艺、产业状况、发展规划等开展创意设计和实践创作推出“2020创意巍山”。自2019年项目启动,共完成了2700余件设计作品;120余组设计方案;10余个乡村风貌、公共设施改进方案。“2020创意巍山”围绕能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生态文明、文化自信等案例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服务于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引导师生了解、把握国情、省情、民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使师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张晓辉说,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都是对人的思想的引领和文化的提升,不管是思想引领,还是文化提升,都需要用实实在在的课程内容作为载体。

  云南艺术学院实施“思政+艺术”专业课程建设中,强调各学科、各专业要有意识地引导授课教师及创作团队选择更加能够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的教学内容与艺术作品;选择更加能够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内容与作品。

  另外,学校“云南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保护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加强推行“田野+课堂”人才培养模式。在保证课堂质量同时,注重课堂延伸,师生带着课堂的知识或问题定期深入民族文化艺术的田野进行实习实践。多年来,学校致力于将云南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融入教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便是其中重要的途径。

  据介绍,未来,学校计划在“铺起点、聚焦点、扣重点、突难点、放亮点”上做文章,凝练、创新、优化教学内容,树立自觉融入的意识,形成融入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高等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思政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