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在“美术馆”与“艺术大师”捉迷藏

2020-04-03 11:01 来源:杨园三居 浏览:

在“美术馆”与“艺术大师”捉迷藏

“美术馆”陈列的艺术作品

在“美术馆”与“艺术大师”捉迷藏

变成艺术画廊的楼道

在“美术馆”与“艺术大师”捉迷藏

孩子们的拓印作品

在“美术馆”与“艺术大师”捉迷藏

制作好的“美术馆护照”

在“美术馆”与“艺术大师”捉迷藏

完成扮演画中人的任务

  一说到美术馆,我们首先会想到陈列各种精美艺术品的场馆。在我园东楼也有一个“美术馆”,在这个能动又能玩的公共环境中,陈列的艺术作品充满童趣、富有灵性,因为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来源于孩子和教师的创作。在这里,孩子还可以借助“美术馆护照”发现隐藏在美术作品中的美和趣。

  走近艺术大师 ——欣赏艺术之美

  在讨论公共环境创设思路时,教师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幼儿园培养目标中提到的“乐”。乐是一种情绪,更是一种情感,只有孩子乐于参与、乐于创造、乐于表达的环境才能激发孩子对“乐”的体验。如何让幼儿园的公共环境成为孩子艺术的梦工厂,用什么方式呈现孩子的一百种表达?教师想到了设计一个可以让孩子自由涂鸦、创造,可以发现艺术的“美术馆”。

  教师精心挑选了10幅艺术大师的代表作品作为欣赏的素材,有毕加索化繁琐为简约的《牛》和以简洁闻名的雕塑作品《牛头》,有卫塞尔·杜尚的《自行车轮》,有彼埃·蒙德里安的色彩冲击的冷抽象和暖抽象代表作《百老汇爵士乐》,还有安迪·沃霍尔、亨利·马蒂斯两位艺术家的对比色的作品《七彩斑马》《鞋》和《爵士》,更有波洛克的“涂鸦”,此外还有亚历山大·杰克逊·考尔德的雕塑。这些艺术作品在美术史上既有一定影响又非常适合孩子欣赏。

  每班教师又根据自己班孩子们的特点,重点选择一个艺术作品和孩子们一起欣赏,在欣赏和感受过程中,孩子们不满足于模仿临摹,而是想要加入自己的理解对艺术作品进行再加工,教师则提供多种材料和想法支持、鼓励孩子们用不同的效果呈现艺术作品,如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元素再创作,让孩子们的作品更接近艺术大师。

  名作再加工 ——创造艺术之乐

  幼儿通过教师提供的多种材料,对原作品进行欣赏与再加工,在操作中产生了成就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逐渐地拥有像艺术大师那般的好奇心、热情和创新意愿。

  当所有孩子创作的作品都悬挂在楼道墙壁上时,这让楼道有了艺术画廊的感觉。幼儿园的艺术画廊,除了应该有孩子和教师共同创作的作品之外,还应该有幼儿欣赏之余能够自由感受和表达自己想法的区域。于是教师又进一步完善了楼道环境:将每幅作品中孩子使用的各种材料都放置于小篮子中,其他孩子在欣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再自由创作。同时,又在二楼大厅布置了一个自由绘画涂鸦区和各种鞋的拓印区,活动期间,每天都有来自不同班级的孩子在这里进行涂鸦创作,当孩子的作品完成后,教师会及时张贴在二楼大厅的天花板上进行展示,所以互动体验的区域公共环境是随时增加、随时变化的。

  因为给幼儿提供了自由表现的机会,支持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创作,在名画中感受色彩之美,用不同材质感受线条之变,这样的体验不仅丰富了幼儿的审美经验,更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

  “美术馆护照”——探索艺术之趣

  有了以上的互动体验,还不足以让“美术馆”达到有趣和特别,为此我们在《视觉大发现》书中寻找线索,设计了一本“美术馆护照”。护照内容是让幼儿根据设计的相应问题提示,寻找隐藏在楼道展出的大师作品以及幼儿再创作的作品中的秘密,让“美术馆”真正成为能启迪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和探究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