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耕耘,田间地头洒下辛勤汗水;匠心雕琢,厂矿车间施展精湛技艺;冰心一片,实验室里勇攀科学高峰。
劳动改变世界,劳动创造文明。课本里的劳动者,或是艰苦奋斗的革命战士,或是服务人民的基层工作者,或是刻苦钻研的科学家……他们的名字,汇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他们的精神,指引着只争朝夕的奋斗足迹。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两首(其二)》,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千百年来,在农耕劳作的基础上,中华儿女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正是通过辛勤劳动、接续奋斗,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的史册上,镌刻着劳动者的荣光——
“从锭子上取下穗子,也像从果树上摘下果实,劳动以后收获的愉快,那是任何物质享受都不能比拟的。”(《延安纺车抒怀》,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一辆纺车,折射出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火热激情和乐观精神。
“张秉贵22年来,没有对顾客发过一次火,红过一次脸,态度总是那么和蔼可亲。”(《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部编版高中语文上册)售货员张秉贵“一抓准”“一口清”的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正是中国人民当家做主、报效祖国的劳动热情的生动写照。
“一场开发大庆油田的大会战打响了……他们当中,有个名叫王进喜的中年人……他暗下决心:‘我一定要为中国人民争口气,把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扔到太平洋去!’”(《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教科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朴素口号,凝聚着石油工人们以苦干实干为国争光的决心。
彼时,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还有这样一群劳动者,他们刻苦钻研、孜孜求索,用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托起民族振兴的梦想。
他是坚持真理、挑战权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的饥馑给袁隆平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那时在湖南一所偏僻山村农校——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便下定决心,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部编版高中语文上册)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袁隆平矢志研究杂交水稻,引领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粮食革命”,“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
他们是隐姓埋名、披肝沥胆的“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邓稼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964年元旦,高纯度的浓缩铀在王承书和她的同事手中诞生了……王承书为祖国隐姓埋名三十年,直到逝世前,人们才在报纸上读到她的业绩,知道她的名字。”(《隐姓埋名三十年》,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王承书等科研工作者扎根大漠深山,为新中国国防事业奉献一生。
她是攻坚克难、潜心钻研的药学家屠呦呦。“我带领由植物化学和药理学专业研究者组成的团队,开始从中草药中寻找并提取可能具有抗疟疗效的成分。”(《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她和团队发现了青蒿素这一“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
张秉贵、王进喜、袁隆平、邓稼先、屠呦呦……这些闪亮的名字串联起“一团火”精神、大庆铁人、两弹一星等一个个光辉的精神坐标,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中熠熠生辉。
不只他们,还有更多寂寂无名的劳动者,在中华大地上播撒下汗水和心血。从“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三黑和土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到“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挑山工》,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再到晋西北一位老人坚持15年,“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青山不老》,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这些普通劳动者以一锤一钉的劳作、一锄一犁的耕耘,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成为中华民族奋斗史上最深沉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