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一个边远民族县的教育信息化探索

2020-11-02 09:14 来源:杨园三居 浏览:

  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中缅交界之处的沧源,素有“世界佤乡”之称。近年来,脱贫攻坚让这个直过民族地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阻断代际贫困传递的教育扶贫也在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被视为其中的关键一环。目前,当地已实现网络教研、名师网络课堂、创客教育、智慧校园的全覆盖普及应用。

  信息技术为这个边远民族县的教育面貌,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中心完小举行了一场“云端家长会”。

  这场“家长会”上,当地的留守儿童在屏幕上看到了在外打工的父母。屏幕那边的家长,有的在工地、有的在工厂流水线上,“屏幕这边孩子,一开始有点不适应,但后来情绪都上来了,有陌生也有惊喜,(我的)内心被触动了”。作为这场“云端家长会”的策划人之一,杨金勇在教室外全程观看。

  两年前,这名中央电教馆的80后干部来到沧源县挂职副县长,他在这里干的依旧是“老本行”——教育信息化。

  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中缅交界之处的沧源,素有“世界佤乡”之称。近年来,脱贫攻坚让这个直过民族地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阻断代际贫困传递的教育扶贫也在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被视为其中的关键一环。“目前,沧源已实现网络教研、名师网络课堂、创客教育、智慧校园的全覆盖普及应用。”杨金勇说。

  信息技术为这个边远民族县的教育面貌,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起步,过电脑关

  沧源县的教育信息化摸索是从“有设备”开始的。电脑是信息化的基础设备,而在2011年以前,沧源县的大部分老师都不具备这个基础,“甚至没见过电脑”。

  陈世民是当地教师中较早接触电脑的人。2008年,时任沧源县岩帅镇一所中心完小校长的陈世民,到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参加培训。当时,云师大附小已经开始用信息化手段教学,而沧源县很少有学校配备电脑机房、多媒体教室等。陈世民当时判断,“以后我们的教育趋势可能就是信息化”。

  2011年,陈世民调到沧源县糯良乡工作。这一年,该校的78名专任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他们开始尝试用电脑备课。“面对这个新鲜事物,大家不熟悉,一开始连打字都不会,推进过程也比较难”。

  “一级一级培训,一级一级过关”,年轻教师成为教育信息化的第一级,他们在县里参加培训后,再回校教其他教师。

  为了检验与巩固培训结果,一场关于笔记本电脑操作等有关应用的分批考试在2011年9月下旬开考,一直持续到来年的五六月份,满分100分,90分过关。

  考试批次按照年龄划分,当时不到40岁的陈世民在第二批考,他考了98分。“2分扣在了PPT制作的超链接环节,我成功插入了视频,但点击后无法放出声音”,陈世民记得,教师们一般会在插入图片环节出错,“往往找不到图片所在的位置”。

  陈世民认为:“我们那时大部分人还是停留在学会的阶段,掌握了信息化设备的基本操作、能用电脑备课,但往后推进时,就发现更难的是资源运用。”

  这也和杨金勇刚到沧源县时的观察相一致,“基本的配备已经达标,但缺的是质量”。杨金勇记得,县里所有学校均有电脑机房,且人均生机比符合国家标准,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仪器等已经全覆盖。“沧源县的中小学已经达到‘有没有’的基本层次,到了教学质量、师资水平‘好不好’的第二阶段。”

  “原来课文还可以这么讲”

  在教师过了电脑关后,搜索网上教案成为备课的重要环节。“但基本都是在百度里搜,搜到的资源也比较零碎。”陈世民说。

  备课质量真正有所提升,是从2016年开始的,当时教育部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始在沧源部署。通过观看讲课视频,陈世民注意到了差距。

  比如讲授课文《坐井观天》时,陈世民主要讲解生字与课文大意,“让孩子有感情、流利地朗读就完了,但其实这篇课文还可以继续拓展”。在一些视频资源里,有的老师讲述了青蛙在井底“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如何”,进而引申到“青蛙跳出井底之后,发现外面的世界其实很美”。

  “我才发现,原来课文还可以这么讲,我们之前讲课的视野太狭窄,思路没打开,可以说只是教教材。”陈世民开始思考,教材只是教学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与学生对话、给孩子启发。

  这时距离陈世民初执教鞭已经过去了20年,这些年他一直希望找到更多资料作为教学参考。1996年初登讲台时,全校只有他一个教师。“我那时候19岁,就算是校长了,一个人就是一个校点。”他一个人教4个班,50多个学生,教案只能靠自己琢磨。后来他辗转多个乡镇任教,规模最大的那所学校,共有9名教师,“但还是没有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