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海沧教师林细平的校园“鉴宝”课,学中华传统文化
在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简称北师大海沧附校),有一个“奇葩”老师,他在教学之余痴迷收藏,30年间将大部分工资“砸”进了古董堆里,换来数千件藏品,而后更是将藏品搬进校园开起了“博物馆”,在其中为学生讲课。有趣的是,“收藏狂人”林细平老师“古董堆里把课上”的教育方式,不仅收获了许多学生和家长的热捧与支持,更形成了学校特色教育的一个生动案例。
痴迷收藏 将爱好带进课堂
“通常鉴定古钱币的第一种方法是听声音,来,大家可以拿起面前的钱币……”上周,在北师大海沧附校的“林细平收藏文化特色工作室”内,美术教师林细平正在给五年级的学生上校本课程。
从拿起放大镜细致地观察多个朝代古钱币的不同,聆听老师介绍不同古钱币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故事,再到动手鉴别真假古钱币,一堂课结束,学生们仍兴趣盎然。
而课堂上用作教书工具的古钱币,正是来源于林细平多年来的收藏。虽然这个工作室内的藏品只是他收藏的“冰山一角”,但品种也已足够丰富,不仅有古钱币、票据票证、花钱,还有铜镜、瓷器、古玉、漆器等,俨然是一个小型博物馆。
海量的收藏,源自于林细平从小对收藏的兴趣。出生在泉州惠安的他从七八岁开始就对火花(火柴盒上的画纸)、邮票等情有独钟,1986年,毕业后拿到第一份月薪的他立即用工资买了几十套火花,充实自己的收藏,并从此“入坑”——收藏成为30多年来他在教书之余最大的爱好,同时也花去了他大部分工资。
瓷器、古钱币、玉器……林细平的“藏库”日益丰富,而伴随着收藏路上的跌跌撞撞、与藏友的不断交流增进,林细平逐渐提升了自己的收藏水平和知识。
2005年来到北师大海沧附校任教时,林细平的藏品已经小有规模,出于自己的兴趣和分享的想法,他在校内开设了收藏兴趣班,受到不少学生的欢迎。2006年,林细平带头研究的课题《收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由学校申报并获批了厦门市“十一五”规划教育科研课题,在发展收藏爱好的同时,他越来越多地将收藏与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对收藏品的探究和讲解,以生动的场景向学生展示其背后的美学概念、历史文化知识。
藏品成教具 展示中华传统文化
上个月底,在记者拜访林细平的收藏文化特色工作室之前,他刚刚送走了一位六年级的小女生。
“这个学生五年级的时候来上过我开设的收藏文化课程,前几天她和家人在乡下田地里挖出了几片青花瓷片,就兴致勃勃地带来和我探讨这些瓷片的朝代和故事。”在林细平看来,收藏是一门集社会性、艺术性、美术性和知识性为一体的学科,开展收藏文化课程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培养学生对古物背后历史的兴趣,进而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林细平的想法与北师大海沧附校校长蔡稳良不谋而合,在蔡稳良的支持下,2014年,林细平的收藏文化特色工作室正式开馆,工作室内摆放了历代各类文物近700件,件件都是林细平从自己的收藏库中精选而来的,为了让学生看到更多有价值的文物,工作室内的文物每隔两年都会更换一次。
“不管是距今4000多年的‘红山文化’玉器,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粮票,每一件藏品都蕴含着诸多历史文化信息,我们希望通过展览,能激起参观者收藏的兴趣,从中了解一段历史、感受一些雅趣,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传承民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林细平说。
如今,收藏文化已经成了北师大海沧附校的特色校本课程,每周,四五年级的学生都能到林细平的工作室中“探宝”,在林细平的牵头下,学校还开发了专门的校本教材。林细平对于收藏文化与教学的思考也逐步加深——由他执教的“中国古钱币的版别欣赏——对钱”课程在教育部开展的“全国首届新课程小学优秀课例评选”中获得三等奖,他编写的《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也入选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许多上过他的课程的学生都说,在林老师的课上“可以从收藏中了解灿烂的中华文化”“他的收藏文化工作室就是个博物馆”“他的课堂生动有趣”……
“现在我们看到孩子们经常会被西方的节日、文化吸引,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却淡化了,我们有义务开拓更多的渠道、平台,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树立我们的文化自信。”在林细平看来,借助收藏文化课将中国传统文化“种”进学生心里,能够将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启蒙做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