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浙大84岁老教授蒋克铸昨晚亮相央视,获得“特别关注教师”称号

2020-09-05 09:09 来源:杨园三居 浏览:

  昨晚,在央视一套播出的“寻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中,有一个熟悉的面孔——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84岁退休教师蒋克铸,他获得了“特别关注教师”称号。

  去年底,蒋克铸站立了3个小时,为浙大学生上了“最后一课”。这件事,被钱江晚报(详见2017年12月13日A18版)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他站立讲课、手写板书、手绘零件图的短视频,经钱江晚报app浙江24小时传播后,广为流传,倔强的身影感动了很多人。

  在2017年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评选的十大年度感人照片里,钱江晚报刊发的蒋克铸站立上课照亦在其中。这张照片,不久前被放入了浙大校史馆,作为优秀教师的典范。

  蒋克铸自嘲说一不小心成了网红,“我60多年前在北京高校教书时的学生,看到报纸找到浙大,通过电话联系到了我。”

  教师有什么样的综合素质

  学生就会学到什么样的

  “寻找最美教师”是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活动面向全国广大教师群体,寻访教师典型人物,展示优秀教师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品格。

  2018年度“寻找最美教师”评出了10位“最美教师”、10位“特别关注教师”和一个团队奖。蒋克铸正是“特别关注教师”中的一位,也是浙江省唯一一位。

  “我叫蒋克铸,今年84岁,是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退休教师,教育是我奋斗一生的事业。我要尽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培养卓越的人才。”面对镜头,他的获奖感言,很简单。

  领奖的同时,蒋克铸还参加了央视一个关于“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论坛。“教师有怎样的综合素质,学生就会学到什么样的综合素质,”蒋克铸在访谈中说,“有人问我,为什么三个小时一直站在台上讲?实际上,学生看到我在台上这样,他们就会理解为:第一,身体要好;第二,意志要强,要敬业。”

  成为“网红”之后,有很多人慕名上门拜访,蒋克铸一点不觉得被打扰,反而有点高兴:“我很喜欢和大家交流。我在火车上碰到陌生的学生,也会和他们聊天,跟他们探讨。”

  不过,这大半年来,他很少外出,主要在家里埋头编写一本教材,名叫《现代工程下的机械设计》。这是他和北京科技大学的一位老师共同编写的,他负责对教材的整体梳理,以及对一些章节里的创新方法进行细化。“比如说螺钉,有一种是用到高铁轨道上。”蒋克铸用手比划着:“现在有一个新的办法使高铁上的螺钉永远不会松动,这个办法就将被我编进教材里。”

  为了保证教材的内容能够与时俱进,蒋克铸还会关注报纸和电视上与创新设计相关的内容,对此进行研究,及时把新的东西编进教材里。

  为方便六楼的邻居上下楼

  索性设计了一个轮椅轨道

  蒋克铸的家,在玉泉校区求是村。这是上世纪90年代的老房子,没有电梯,他的家在六楼,半月板受过伤的他,上下楼并不方便。

  这大半年来,他还在忙着一个事情,那就是他的小区要装电梯了。

  电梯在单元楼外部安装,停靠在每层之间楼梯转弯的平台处。蒋克铸住在最顶层,按照这个方案,他只能乘坐电梯到五层半,然后爬半层楼梯上来。“可是其他楼层的人,都可以往下走半层楼到家。”

  他觉得这样的设计不太合理,上楼梯比下楼梯费力,尤其是六楼的邻居还要使用轮椅。于是,他开始“发挥余热”:“我向承包方提出建议,安装电梯到六层半,也就是在六层半的地方安装一个电梯出口的平台,然后再修一道楼梯到六层。

  考虑到轮椅上下楼梯不方便,他又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设计了一个轨道。“坐轮椅下楼梯时,可以通过轨道下滑。轨道是折叠在楼梯一侧的,使用完后可以收起来,这样就不会妨碍他人的通行。”

  “把实践落实到生活中,既能深化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帮助到别人。”他还专门在小本子上画好了轮椅轨道,给钱报记者看的时候透露着小小的自豪,眼睛弯弯地笑着说,这是他对自己“实践第一”理念的贯彻执行。

  蒋克铸认为“育人”就像“盖房”一样。他将传统的学校教育比作“打桩”,“桩”是基础,但要建高楼大厦,除了打好“桩”,还需要一个“承台”。在育人的过程中,要培养一个国家栋梁,同样需要一个“承台”,这个“台”,就是实践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