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代人面临的最严重公共卫生危机”降临时,首相鲍里斯·约翰逊领导下的英国政府所制定的防疫策略,正在英国内外引发争议。
英国防疫措施共有4个阶段,分别为遏制、延迟、研究、缓和。当地时间3月12日,英国宣布进入第二阶段,主要措施包括禁止海外教学、轻症患者在家隔离等。
在唐宁街办公室的新闻发布会上,鲍里斯称,若可将疫情高峰延后几周,国家医疗保健服务(NHS)将更有办法应对疫情。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兰斯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若只想全力压制疫情,后果就是年底疫情卷土重来。
帕特里克提出,英国需要约60%-70%的公众感染病毒并痊愈以获得“群体免疫”。他也坦言,目前的感染数目可能在5000到一万人,但英国当日上午的确诊数据为798人。
很快,“群体免疫”策略从效用到伦理皆受到外界质疑。英国前卫生大臣杰里米·亨特批评首相无所作为。《柳叶刀》杂志主编则称英国政府是在用公众健康玩“玩轮盘赌”。
“群体免疫”一词更多随着疫苗而进入公众视野,当人群中有足够多的人产生抗体时,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断病毒的传播。
在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看来,英国的防疫策略是一场豪赌,但也有其现实的无奈:病毒已然扩散,很难在小范围内彻底围堵。
就引发争议的“群体免疫”,人类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能维持多久尚是未知,“但如果群体免疫很快就衰减了,也是靠不住的。”
群体免疫更像是最后一道防线,各国都在采取力度不同的防控措施,但若这些方法不奏效,最后还是要靠群体免疫来挡住病毒传播。
金冬雁认为,各国的国情不同、防疫策略也不同,孰优孰劣需要综合评价,现在难以下定论。“要等到水退的时候,才能看出来谁没穿衣服。”
视野拉向全球,金冬雁告诉南都,传染病无国界,现在更要担心那些病例还很少的国家,控制全球疫情的代价可能很大。由于新冠病毒的特性,中国面对可能的疫情“输入”,应当尽快摸清实际感染人数,明确无症状者、低症状的排毒量、传染特性。
截至发稿时,英国确诊病例总数达到1140例,有37746人接受检测。在过去的24小时内,英国死亡数字接近翻倍,由11人上升至21人。3月13日,英超宣布暂时停赛。
以下是南都记者对金冬雁教授的采访:
英国的方法是一场豪赌,群体免疫时间未知
南都:与中国“强力围堵”式的防疫策略相比,你如何看待英国的防疫模式?
金冬雁: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关键要看英国现在的情况怎么样。新冠病毒的传播力这么强,如果已经扩散,有很多人感染了,光靠隔离、封城是隔不住的。在采取这些措施前,很多感染者就已经离开了。
世卫组织公布的数据,新冠肺炎约80%是轻症,轻症患者是不会去就医的。我们国家核酸检测量可以大一些,但其他国家还没有达到那个量,没办法所有人都检测。
各国现在采取的措施到底是不是一定能奏效谁也不知道,因为现在是面临一个未知的疾病。看武汉的情况就知道,封堵新冠病毒的窗口期是非常小的,不知不觉间社区里感染者已经有很多了,武汉就是错过了窗口期,错过了是很难控制的。
中国现在流行高峰已经过去,正在复产复工。但是把生产生活全停下来的方式,世界上别的国家做不到。以英国的文化、国情,也是不允许实行国内这种围堵策略。
南都:英国提出的群体免疫模式,你认为是否可行?
金冬雁:英国的方法是激进的,靠老百姓都有免疫力来抵抗,也是一场豪赌。但比如新加坡的处理办法,也是放开轻症,抓住重症,希望集中资源救重症降低死亡率。是有这一派学术上的观点,我也不能说他们就对,他们也有他们的盲点,他们也有他们的问题,
你要靠群体免疫,免疫能有多持久?是3个月、9个月,还是2年、5年?这其实是有分别的。
应该说,免疫保持几个月应该是没问题的,就算是其他人类可感染的冠状病毒,也是能有几个月的群体免疫。SARS的话,至少有两年,如果是MERS,是9个月。
新冠病毒的群体免疫是多长时间谁也不知道,依照它最像的SARS来说,乐观的估计可能起码有一年以上。如果这样的话,这个群体免疫还行。但如果群体免疫很快就衰减了,也是靠不住的。